人民網
人民網>>經濟·科技

柑橘黃龍病難題被破解

2025年04月12日09:00 | 來源:光明日報
小字號

柑橘黃龍病被稱為“柑橘界的癌症”,這種由‌亞洲韌皮杆菌‌引發的毀滅性病害,已肆虐全球近50個國家,導致柑橘產業年均損失超百億美元‌。近日,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葉健和西南大學王雪峰等科研人員組成研究團隊,成功解析柑橘抗黃龍病核心分子機制,並利用人工智能技術篩選出可有效防控該病害的小肽。這項研究不僅破解了困擾國際農業界的缺乏柑橘黃龍病抗性基因的科學難題,也為全球柑橘產業可持續發展提供了新的解決方案。11日,相關成果作為封面文章發表在國際學術期刊《科學》上。

柑橘黃龍病典型症狀為葉片斑駁黃化、果實畸形呈“紅鼻果”、植株系統性衰退。由於病原菌無法體外純培養,導致致病機制解析長期受阻。

研究團隊通過深度挖掘我國柑橘屬及芸香科遠緣種質資源,首次發現植物茉莉素信號通路核心轉錄因子MYC2及其互作E3泛素連接酶PUB21構成抗病調控樞紐﹔創新性揭示柑橘“遠親”花椒、咖喱等植物中存在的PUB21DN旁系同源體,通過39位關鍵氨基酸變異形成顯性負效應,顯著增強MYC2蛋白穩定性,激活多種抗病蛋白及次生代謝物合成通路,使柑橘獲得對黃龍病的高抗甚至免疫能力。

基於天然抗性機制,研究團隊構建了全球首個靶向穩定MYC2蛋白的藥物篩選系統,並引入深度學習算法,從百萬級分子庫中高效篩選出APP3-14等系列治療小肽。在廣西、江西等地的田間試驗結果証實,該小肽可顯著抑制黃龍病菌定殖,阻斷病害傳播鏈,單季防控效率達80%。

團隊成員表示,該項成果不僅提供了可直接應用的綠色生物農藥候選分子,還發現了抗病基因,為未來利用基因編輯創制抗病新種質提供重要靶標,可有效縮短柑橘抗病育種周期﹔同時,建立跨物種抗性元件利用范式,為其他作物抗病研究提供了新思路。(記者崔興毅、黃漢鑫)

(責編:趙竹青、申佳平)
關注公眾號:人民網財經關注公眾號:人民網財經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