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生態環保產業營收突破2.2萬億元

第二十三屆中國國際環保展覽會(CIEPEC2025)暨第七屆生態環保產業創新發展大會近日在北京舉行,大會現場發布的《全國生態環保產業踐行“兩山”理念 服務“雙碳”目標經驗成果》(以下簡稱《成果》)顯示,近年來我國生態環保產業持續壯大,日益成為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的主力軍與實現“雙碳”目標的生力軍。全國生態環境保護產業營收規模突破2.2萬億元。
截至目前,生態環保產業已形成覆蓋水、大氣、固廢、土壤、環境監測、生態修復、減污降碳等重點領域的工程、技術、裝備與服務體系。全國環保產業中民營企業數量佔從業單位總數的90%以上,吸納80%以上的就業人員,創造了70%以上的技術創新成果,對產業發展的營收貢獻超過60%,稅收貢獻超過50%。
與此同時,近年來產業參與主體日益多元化,98家國資委管理的實業類央企中已有70余家企業開展生態環境保護相關工作,超過25個省份相繼成立環保集團。A股上市環保公司數量由2012年的86家增長到目前的近230家,為產業發展注入了源源不斷的資本活力。
《成果》指出,近年來,生態環保產業逐步從傳統的末端治理模式向全過程減污降碳和清潔生產深度延伸,產業體系持續優化升級。
一方面,積極推動生態產業化發展。借助碳匯交易、生態補償等多種有效途徑,將綠水青山蘊含的生態價值轉化為實實在在的經濟價值,實現“環境成本”向“綠色資產”的轉變。截至2024年底,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累計成交額430.3億元,為生態環境保護和經濟發展開辟了新的增長點。
另一方面,大力推進產業生態化進程。通過源頭減量、資源回收利用、工藝改造等一系列措施,為傳統產業發展注入綠色新動能。目前,我國已建成全球規模最大的清潔電力體系和清潔鋼鐵生產體系,累計完成9.3億噸粗鋼產能全流程超低排放改造或重點工程改造。
20年來,我國環保技術發展水平穩步提升,產業標准供給持續加大。2024年我國環保技術專利申請量突破10萬件,穩居全球首位,近20年發布推廣環保技術裝備與示范工程近2500項,生態環保領域團體標准超1000項,綠色生產力正加速形成。
中國生態環保企業正走向全球,垃圾焚燒發電、水務等骨干環保項目已成功落地歐洲及共建“一帶一路”國家,中國生態環保產業逐步實現從“跟隨者”向“引領者”的歷史性轉變。(趙方園)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