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探訪海南海口、三亞、文昌、瓊海、陵水等地——
看!海南自貿港成型起勢

![]() |
海南商業航天發射場的一處發射工位。 |
![]() |
在位於海南省三亞市崖州灣科技城的中國農業科學院國家南繁研究院,高通量植物表型採集平台正在對玉米植株進行數據採集。 |
![]() |
海南陵水黎安國際教育創新試驗區的智慧圖書館。 |
![]() |
在位於海南省瓊海市的海南汽車試驗場,一台試驗樣車正在接受測試。 |
![]() |
在位於海口空港綜合保稅區的海南自貿港一站式飛機維修產業基地,工作人員正在對一架民航客機進行檢修。 |
2025年是海南自貿港封關運作、擴大開放之年。站在新起點上,海南自貿港已進入成型起勢的新階段。
新增經營主體超過前30年總和、在瓊投資國家和地區達158個、新設外資企業年均增長57%、實際使用外資年均增長36%……海南自貿港建設7年來,眾多國內外企業和投資者,用實際行動向海南自貿港投出了信任票,成為海南自貿港建設的見証者、參與者、貢獻者和受益者。
近日,記者奔赴海口、三亞、文昌、瓊海、陵水等地,近距離感受海南自貿港如何成形起勢。
熱力
國際旅游消費中心聚集人氣
到海南,優良的消費體驗是許多人的第一印象。
在海口國際免稅城,商品琳琅滿目,游客人流如織。“買了化妝品、酒類、玩具……算下來能省1000多元。”與記者同日抵達海口的北京游客小劉,晒了晒手機裡的購物清單。
海口市騎樓老街,游客們漫步於傳統與現代交織的街區,品嘗文昌雞、和樂蟹等特色美食。“通過椰雕、瓊劇等非遺文化,消費者能夠充分感受海南的魅力。”一位導游說。
國際旅游消費中心建設加快,自貿港政策不斷落地,二者正在海南形成疊加效應。海南國際經濟發展局副局長黃璀告訴記者,消費為海南自貿港聚集了人氣,“許多人了解海南自貿港的相關政策,正是從消費領域開始的”。
感受海南自貿港消費熱力,看商品“賣場”——
離島免稅購物是海南自貿港核心政策之一。海口海關數據顯示,自2011年4月至2025年3月16日,海口海關共監管離島免稅購物金額2501億元,購物人數4500萬人次,購物件數3.18億件。
實施14年間歷經9次調整﹔免稅購物額度由最初的5000元提高到10萬元﹔免稅品類由18類擴大至45大類﹔提貨方式由機場提貨1種增加至5種……海南離島免稅政策的每一次升級,都擴大了海南自貿港政策效應。
感受海南自貿港消費熱力,看展會“秀場”——
黃璀說,連續5屆成功舉辦的中國國際消費品博覽會,為企業享受海南自貿港政策紅利提供了重要平台。
在消博會現場的城市形象展區,一系列國貨精品和AR試穿等新潮體驗,讓觀眾仿佛走在上海、北京等地的繁華鬧市。
上海老字號品牌老鳳祥自主研發的全自動陀飛輪腕表、上海美術電影制片廠與伊利聯名的乳酸菌飲品、周大生與得物App聯名的“黃金上上簽”、通過國際田聯認証的短跑氣墊釘鞋……得物APP第五年亮相上海城市形象展區,吸引許多年輕觀眾駐足。
“我們希望通過消博會平台,聚集更多有個性、有消費力的中國年輕群體。”得物APP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
感受海南自貿港消費熱力,看新品“考場”——
在瓊海市,坐落著中國建設最早的汽車試驗場——海南汽車試驗場。每年,都有大批試驗樣車在這裡進行上市前的“大考”。
“新車零百加速性能怎樣?”“新能源汽車在暴晒、鹽霧等條件下表現如何?”“這款智能網聯汽車的自動駕駛系統是否可靠?”……大大小小的汽車來自多個品牌,鵝卵石路、波形路、魚鱗路儼然是無言的“考官”。
海南熱帶汽車試驗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高強度的測試,既為車企縮短了汽車開發周期,也為消費者買好車、用好車增加了保障。“海南氣候接近東南亞。車企開拓東盟市場,產品就必須經得起高溫、高濕、高鹽、多雨環境的考驗。在海南自貿港這片對外開放‘試驗田’,我們將繼續為車企‘出海’提供廣闊‘試驗田’。”該負責人說。
向新
建設陸海空三大未來產業
向種圖強、向海圖強、向天圖強,發展建設陸海空三大未來產業……海南自貿港向“新”而行的底氣,來自“溫度”“深度”“緯度”三大優勢。
看腳下,向種圖強——海南島南端熱帶氣候,為提高農業育種效率,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溫度”優勢。
在三亞電子加速器誘變育種實驗室,大豆、水稻等種子准備接受不同劑量和處理方式的輻照,縮短新品種選育周期﹔在中國農業科學院國家南繁研究院,一台高5.7米、寬21米的龍門吊緩緩移動,對試驗田上的玉米植株進行各類性狀數據採集……在南繁,記者看到一顆種子是如何“照CT”“做體檢”的。
南繁研究院科研骨干李藝超告訴記者,龍門吊搭載的高通量植物表型採集平台能結合可見光、紅外、高光譜及葉綠素熒光等多維度數據,給作物“做體檢”,“玉米長多高了?口渴了嗎?得病了嗎?都可以測出來”。
攥緊中國種子,才能端穩中國飯碗。如今,全國主要農作物新品種中,超過70%來自南繁培育。在海南,2800多家種業創新企業形成合力,南繁種業產值突破120億元。“海南自貿港的各種優惠政策,讓科研人員、國際專家進出更方便﹔相關企業和研究機構的集聚效應更強大……這些,都為南繁種業發展增添了動力。”李藝超說。
望遠方,向海圖強——中國超1000米深度的海域主要位於南海,為開展深海研發和試驗提供了極佳場所。
在上海交通大學海南研究院操作車間,科研人員正在調試波浪滑翔機。從“個頭”看,這些設備好似一支支大型沖浪板。工程師雷肖楠告訴記者,波浪滑翔機由波浪能驅動,擁有萬公裡級的續航能力,可搭載各類傳感器,廣泛用於海洋水文氣象監測、海洋生態環境調查、海洋資源開發等領域。
向海洋要空間、要資源、要效益,“藍色經濟”成為海南自貿港高質量發展的新動能。“深海一號”“海洋立體觀測網”等一批重大深海裝備落地運行﹔乘著科考船,各型載人潛水器“下五洋捉鱉”……海南已成為中國深海科技力量的主要聚集地,為海洋強國建設提供重要服務保障。
抬頭看,向天圖強——海南鄰近低緯度海域,意味著火箭射向范圍廣、海上運輸方便、落區安全性高,發展商業航天具有“緯度”優勢。
火箭騰空,飛向蒼穹……這樣的場景,在文昌國際航天城越來越頻繁。不久前,長征八號遙六運載火箭從海南商業航天發射場成功發射,標志著中國首個商業航天發射場具備“雙工位、多型號、高頻次”發射能力。
“3年前,這裡還是一片椰林。”海南商業航天發射場有關負責人介紹,該發射場從啟動建設、首發成功到雙發射工位投入運營,用了不到3年時間。從今年起,商業航天發射將進入常態化發射階段,“我們計劃用一年半時間,完成海南商業航天發射場二期工程建設,預計2026年底實現發射”。
開放
自貿港大門將進一步敞開
在市場准入方面,海南有著全國最短的外商投資負面清單。留學、就醫、修飛機、坐游艇……作為海南自貿港發展的關鍵詞,“開放”將為這片熱土解鎖更多可能性。
看教育開放——在海南陵水黎安國際教育創新試驗區,一座教育開放之城拔節生長。入駐辦學機構建設專享學院樓,圖書館、教學樓、體育場等公共設施共享使用,“小學院+大共享”讓“留學海南”成為一種新奇體驗。目前,試驗區已簽約中外知名高校22所,師生人數達5000人。
看醫療開放——在博鰲樂城國際醫療旅游先行區,海南自貿港“醫療特區”呼之欲出,醫療技術、裝備和藥品,與國際先進水平基本實現“三同步”。2024年,樂城先行區接待醫療旅游人次達41.37萬﹔截至今年3月,已有473種特許藥械在樂城先行區使用。
趁著第五屆消博會的熱乎勁,記者來到三亞國際游艇中心碼頭,看開放政策如何為海南游艇產業注入活力。
消博會三亞國際游艇展區內,參觀者踴躍體驗“游艇+婚紗”“游艇+玫瑰”“游艇+潛水”等消費場景﹔10余個世界頂級游艇品牌的150余艘游艇,展現“千艇之城”的獨特風採。得益於“零關稅”“進口游艇船齡放寬至五年”“瓊港澳游艇快速一站式通關”等政策,海南已成為中國游艇產業最具活力的省份之一。
視線移至海口。在海口空港綜合保稅區的海南自貿港一站式飛機維修產業基地,保稅維修讓這裡成為全球民航客機的“4S店”。
境外飛機為何要到海南自貿港“做保養”?基地負責人王海燁告訴記者,在自貿港免稅政策下,進境飛機免繳保証金,再加上暫時進境維修允許內銷、維修航材保稅、進口設備享受零關稅等優惠,可為客戶節約10%—15%的維修成本。據介紹,該基地自2022年投產以來,累計完成超2200單飛機維修項目,承接超230架次噴漆業務,完成超4.9萬件部件維修﹔基地內企業承接了20多家境外公司、138架次進境飛機的大修和噴涂業務。
展望2025年底,“封關”意味著自貿港大門將進一步敞開。
海南省委書記馮飛在2025年海南自由貿易港全球產業招商大會上介紹,封關后,絕大部分商品進入海南自貿港,都沒有進口關稅、消費稅、增值稅﹔從國外進口料件,在海南本島加工增值30%以上,再銷售到內地也免征進口關稅。
“海南自貿港是全球面積最大的、產業形態最多樣的自貿港口。封關后,海南面向世界其他國家和地區整體開放的同時,與內地市場的聯系將更加便利,更有利於外資企業進入中國市場、中國企業走向國際市場。”馮飛說。
更加開放的海南自貿港,將做好免稅購物、醫療、教育三篇高端消費文章﹔加快發展來數加工、跨境電商、中文遠程教育等產業……“如今,投資海南自貿港正當其時。”馮飛說。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