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經濟·科技

國家管網集團:持續深化綠色低碳轉型發展

2025年04月22日13:50 | 來源:國家管網
小字號

原標題:綠色管網,綠色答卷

在東部沿海,黃島油庫作業區干淨清潔﹔在西南山地,管道零散天然氣資源“顆粒歸倉”﹔在湄洲灣海岸,優雅的白鷺在綠色的自然保護區散步﹔在東北平原,20余種景觀植物和18種時令蔬菜為基層作業區“立體生態空間”平添綠意……從東到西,從南到北,管網沿線呈現出一幅綠水青山的美麗畫卷。

國家管網集團從頂層設計出發,制定系統的綠色低碳發展規劃,明確節能減排、生態保護等一系列目標任務,“固底板”防范環境風險,“提短板”促進碳中和、碳達峰,“鍛長板”強化生態修復治理,將綠色發展理念貫穿管網規劃、建設、運營全過程,以綠色管網推動美麗中國建設。

節能減排攻堅 助力實現“雙碳”目標

國家管網集團以技術創新推動節能減排全面落地。研究總院構建油氣儲運企業碳管控體系,形成溫室氣體排放核算量化方法,為行業碳管理提供重要支撐﹔開發“空地”協同甲烷精准測量技術,打破國外在甲烷排放因子領域的話語權壟斷。西南管道公司承擔管網甲烷排放核算體系建設,建立站場甲烷排放源清單,開展實測分析,建立多種核算方法,為管網減排降碳提供理論依據。浙江省管網公司啟動紹興零碳分布式數據中心示范站建設項目,利用“自發自用,余電上網”方式為數據中心提供電能。北方管道公司開展高壓引射回收維修放空天然氣項目研究,在鄭州壓氣站實驗成功,全面推廣后每年可回收大量計劃性放空天然氣,避免資源浪費與環境污染。

國家管網集團積極探索優化運行模式,推動設備升級改造,降低能源消耗。華中公司開展湖北省天然氣管網壓力節點匹配研究,利用仿真建模技術,精准優化互聯互通轉供壓力設定和管輸路徑,減少壓縮機運行負荷與數量,有效降低能耗。LNG接收站管理公司漳州LNG與外輸管道實現站線一體化高質量綠色投產,BOG全量回收,減少資源浪費,實現大幅碳減排。西南管道公司精准探索開發零散氣上載項目,安全有效地實現天然氣資源“顆粒歸倉”,進一步提升“雙碳”管理質效。儲能技術公司推動三甘醇脫水裝置節能改造,實現同比節能10%—20%,電耗降低超11600千瓦時,燃氣消耗減少超18800標方,碳排放降低超35噸,實現國內領先。

大力推動天然氣等清潔能源的輸送與廣泛應用,為國家能源結構調整注入強勁動力。以中俄東線天然氣管道為例,每年380億立方米天然氣輸量,相較於煤炭使用,可大幅減少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及粉塵等污染物排放,顯著改善大氣環境質量,提升天然氣在一次能源消費結構中的佔比。

甘肅公司玉門原油儲庫分布式光伏發電站獲“零碳工廠(I型)四星級”認証,成為國內管輸行業首個零碳標杆。雲南公司構建低碳生產模式,在13座已建站場建設分布式光伏項目,年發電量約130萬千瓦時。儲運技術公司壓檢分公司實施屋頂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總裝機容量245千瓦,每年可發電量30萬千瓦時,創新採用光導管採光系統,進一步降低車間照明能耗,取得“零碳工廠”認証。

國家管網集團積極推動綠電使用,近兩年採購綠電4.5億千瓦時。北方管道公司取得國家管網集團首張綠色電力証書,實現管網企業綠電消納取証“零突破”。西部管道公司霍爾果斯作業區利用壓縮機組余熱項目建成全國首個天然氣輸氣站場余熱發電項目,年均發電超6500萬度,獲得新疆管輸行業首張綠色電力消費憑証,綠電交易量達1500萬千瓦。

污染防治有效 守護藍天白雲淨土

國家管網集團高度重視廢水處理,確保達標排放與循環利用。LNG接收站管理公司深圳LNG遵循“清污分流、雨污分流、一水多用” 原則,配置污水處理設施,將生活污水和含油廢水處理達標后用於廠區綠化,實現廢水“零排放”,循環用水率高達84%,獲中國石油化工聯合會“能效領跑者”標杆企業稱號。東北公司丹東作業區採用物理與生物淨化技術,全年處理生產污水6萬余噸,處理后廢水用於廠區綠化和生產,有效減少水資源浪費與環境污染。

深圳LNG接收站中水回用澆花

在廢氣排放管控方面,國家管網集團嚴格執行排放標准,加強監測與治理。西氣東輸公司嚴密管控各站場廢氣排放,數百次環境監測重要指標,確保全年無超標排放情況,有效處置二氧化碳排放超35萬噸。山東公司黃島油庫定期開展泄漏檢測與修復(LDAR)檢測,加強揮發性有機物(VOCs)排放控制,減少大氣污染。

對於固體廢棄物和危險廢物,國家管網集團建立完善的管理體系,確保規范化處置。湖南公司湘婁作業區梳理危廢清單,配置危廢暫存間,每年聯系專業單位合規轉運處置危廢物,2024年處置危廢物2.26噸,有效減少環境風險。西氣東輸公司在項目建設中,對建筑垃圾精准分類回收,危廢物交專業單位無害化處置,實現廢棄物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管理。

生態保護修復 共建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在管道建設過程中,國家管網集團始終將生態保護放在首位。建設項目管理公司在項目規劃階段,通過多學科專家團隊論証,優化管道路由,避讓環境敏感點,減少對自然保護區等生態敏感區域的擾動。北京管道公司烏蘭察布作業區在新增分輸下載項目建設施工過程中,嚴格落實水保環保“三同時”要求,通過綠色施工、綠色設計,將施工對生態擾動最小化,及時開展施工現場恢復,有效防治人為水土流失。山東公司開展灰岩泉群發育區輸油管道環境風險評估,制定完善泉脈保護措施,有效降低環境污染風險。

國家管網集團積極開展生態修復工作,促進生物多樣性保護。LNG接收站管理公司通過植被恢復、人工濕地建設等措施,保護福建湄洲灣海岸帶自然保護區生物多樣性,為白鷺種群創造良好棲息環境,推動種群數量增長。東北公司鬆原作業區打造“花園式站場”,通過“三園共建”模式,提高綠化覆蓋率,吸引多種鳥類棲息。華南公司在管道沿線易水土流失區域修建排水渠、生態袋護坡,開展植被恢復,有效遏制水土流失,保護生態系統。

東北公司丹東作業區採用物理與生物淨化技術

國家管網集團積極組織員工參與各類生態保護公益活動,傳播生態保護理念。西氣東輸公司多次參與長江流域增殖放流活動,補充長江水生生物資源,維護水域生態平衡。LNG接收站管理公司連續3年堅持開展增殖放流活動,向深圳大鵬灣海域投放魚苗、蝦苗和花蛤類種苗,豐富水生資源,促進海洋經濟可持續發展。浙江省管網公司組織青年員工開展植樹活動,為生態環境改善貢獻力量。

浙江省管網公司青年員工積極開展植樹活動

櫛風沐雨,踐行央企擔當﹔春華秋實,綠色成果彰顯。堅定不移地走綠色發展之路,持續深化綠色低碳轉型發展,筑牢高質量發展底色,為美麗中國建設書寫綠色管網篇章,國家管網集團一直在路上。

(責編:曹淼、李源)
關注公眾號:人民網財經關注公眾號:人民網財經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