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經濟·科技

厚植清潔底色 技術創新推動產業向“綠”而行

人民網記者 王紹紹
2025年04月23日13:23 | 來源:人民網
小字號

在浙江寧波,一家鋼鐵工廠碼頭堆場上,智能化吊車將煉鋼物料通過傳送帶運入車間,“零排放”電動重卡往來運輸。

“工廠通過實施上升管余熱回收等技術改造、應用綠色電力、提高能源管理等措施,實現單位產品能耗優於該行業能效水平。”該鋼鐵工廠負責人介紹,碼頭堆場旁的廠房屋頂上就是9.97兆瓦屋頂光伏發電設備,每年可節約標准煤3000余噸,減排二氧化碳7000余噸。

國家機關事務管理局發布數據顯示,與2020年相比,2024年全國公共機構單位建筑面積能耗、人均綜合能耗、人均用水量分別下降4%、5.05%、4.88%。

此前印發的《關於加快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的意見》提出,加快數字化綠色化協同轉型發展。推動各類用戶“上雲、用數、賦智”,支持企業用數智技術、綠色技術改造提升傳統產業。推動綠色低碳數字基礎設施建設,推進既有設施節能降碳改造。

“扎實推進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要加快形成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產業結構、生產方式、生活方式、空間格局。”中國社會科學院工業經濟研究所能源經濟室主任朱彤表示,高耗能行業要規避粗放型發展方式,創新運用先進生產技術,切實降低單位產出能源資源消耗。一方面可以採用綠色低碳技術,改造生產工藝實現節能減排,另一方面可以運用數字技術,賦能產業深度協同、向“綠”升級。

近年來,利用先進技術改造生產工藝是眾多企業不斷探索的方向。在剛剛召開的第二十三屆中國國際環保展覽會暨第七屆生態環保產業創新發展大會上,中化環境的臭氧氧化工藝包、雲台式氣體泄漏成像監測儀、固危廢資源化綜合利用技術吸引了參觀者的目光。此外,多項環保創新技術與解決方案亮相展會。

“以技術創新為支撐,團隊圍繞整體產業鏈,構建水循環系統服務體系,提供供水、污水處理、中水回用、零排等領域的技術、工程、運營服務。”揚州化雨相關負責人介紹,其通過恢復性和提升性改造,助力揚州化工園區內40余家工業企業實現各項排放指標100%達標,降低處置成本30%以上。

綠色低碳技術迭代更新,數字技術也加速賦能,助力產業綠色發展向新向實。

在山東東營,當地油田開採現場的“源網荷儲”智慧能源管控平台實時監控能源消耗,形成“管+控”新模式,助力原油產量同比增長15萬噸,能耗和碳排放分別下降1.4%和2.5%。

“我們自主創建了智慧能源管理平台,結合系統改造可實現節能20%以上,還有循環水泵AI控制裝置及淺層地熱能系統節能診斷專用設備,服務綠色能源開發利用。”油田開採相關負責人表示,以通用人工智能等數字技術賦能生產,可以進一步釋放數據要素紅利,大幅提高生產效率。

國家能源局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要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完整准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扎實推動高質量發展,更好統籌發展和安全,加快規劃建設新型能源體系,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

(責編:楊曦、呂騫)
關注公眾號:人民網財經關注公眾號:人民網財經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