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界:擁抱AI技術 推動鋼鐵行業綠色低碳發展

人民網北京4月23日電 (記者杜燕飛)鋼鐵工業是國民經濟重要的基礎產業,也是我國節能降碳的重點領域。在22日舉行的2025河鋼數字綠色低碳新品發布會上,與會嘉賓表示,當前“能源+AI”的深度融合,為鋼鐵行業發展帶來了機遇。鋼鐵行業要積極擁抱AI技術,推動自身綠色低碳轉型發展,助力“雙碳”目標實現。
中國鋼鐵工業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姜維介紹,數據顯示鋼鐵行業碳排放量約佔全國碳排放總量的16%,是工業領域碳排放量最大的行業。據不完全統計,全國至少有22個企業和科研院校的60個前沿低碳技術研發項目正在同步開展,將為鋼鐵行業綠色低碳發展提供有效的技術儲備。其中,包括寶武、河鋼等鋼企開展的氫基豎爐、近零碳排電爐、富氫碳循環高爐等低碳技術創新相繼進入示范應用階段,為鋼鐵行業低碳轉型奠定了基礎。
生態環境部信息中心大數據發展中心主任吳海東表示,“能源+AI”的深度融合催生出一系列新產業、新業態和新模式,給企業傳統能源生產和消費模式帶來了變革。要推動AI技術在能源和工業領域的廣泛應用,發展綠色生產力,加快推動傳統產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
與會嘉賓表示,今年3月,鋼鐵行業正式納入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配套發布的新版核算指南對碳排放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時,鋼鐵行業低碳轉型正由單點減排拓展到全產業鏈協同,碳足跡核算需要覆蓋全鏈條全生命周期評價,要通過產業鏈各環節數據的全面收集與深度分析,實現對產業鏈碳排放協同管理和降碳。
“我們發布的升級版碳中和數字化平台,引入人工智能算法和模型,構建不同減排策略下的情景模擬,提供碳配額買賣策略﹔通過內置工業底層知識訣竅,構建雙碳領域專業知識圖譜,實現碳足跡排放智能診斷、生成多條減碳路徑優化﹔基於區塊鏈+知識圖譜,實現供應鏈碳足跡端到端的估算、診斷、優化。”河鋼集團副總經理、河鋼數字董事長李毅仁介紹,搭建能、環、碳全流程一體化管控平台,有助於實現從末端治理向源頭和全過程高效精准管控延伸,協同推進降碳、減污、擴綠、增長。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 商務部:一季度我國超大規模市場活力潛力進一步釋放
- 人民網北京4月23日電 (記者孫紅麗)據商務部網站消息,23日,商務部消費促進司負責人談2025年一季度我國消費市場情況時表示,今年以來,各級商務主管部門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大力實施提振消費專項行動,加力擴圍開展消費品以舊換新,擴大服務消費,創新消費場景,消費市場實現平穩開局,我國超大規模市場的活力潛力進一步釋放。 該負責人介紹,一季度,社零總額12.47萬億元,同比增長4.6%,增速比上年全年加快1.1個百分點。…
- 光伏電纜採購技術規范團體標准發布
- 人民網北京4月23日電 (記者孫博洋)記者從中國招標投標協會(以下簡稱中招協)獲悉,在4月18日舉行的“第三屆新能源用電纜產業高質量發展論壇”上,團體標准《發電企業電線電纜採購技術規范 第1部分:光伏發電系統用直流電纜》(以下簡稱《光伏電纜採購技術規范》)發布。 中招協執行副會長、首席專家李小林表示,企業物資採購技術標准的編制實施,能切實破解企業編制採購技術規范重復低效工作,實現採購信息知識經驗共享,並有利於抵制和防范惡性競爭,引導和促進發電企業物資採購提質增效以及標准化建設、集約化管理和數字化轉型,建立並維護開放共享、公平競爭、高誠信度的招標採購市場營商環境。…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