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首座AI賦能水機燈塔工廠在渝建成
科技擦亮“制冷行業皇冠”

全球首座全流程AI賦能水機燈塔工廠效能如何?日前,在重慶舉行的發布會上,答案揭曉:水機選型周期縮短81%、產品設計周期縮短45%、維修率降低31%……該工廠由美的集團旗下樓宇科技(以下簡稱“美的樓宇科技”)在重慶市南岸區建設,是重慶市首個燈塔工廠,也是我國首家水機燈塔工廠。
樹立數智化轉型標杆
會上,行業首個6600RT水冷冷水機組試驗裝置正式發布。
作為中央空調領域的高精尖產品,水機素有“制冷行業皇冠”之稱。美的重慶水機工廠在2005年正式投產,生產大型中央空調。產品廣泛應用於機場、高鐵、工業廠房、商業地產、數據中心等場景。
“2006年,美的率先推出變頻離心式冷水機組,開創了我國國產變頻離心機技術的先河。”美的樓宇科技重慶美的通用制冷設備有限公司離心機研發部長李鎮杉介紹,此后美的重慶水機工廠連續推出行業領先的新一級能效降膜式離心機、超高效雙級離心機、高效變頻直驅降膜離心機組等產品。通過持續的技術創新,工廠不僅實現了磁懸浮離心機組的全自主研發,並且累計獲得470余項發明專利,多次榮獲國內外權威獎項。
近年來,面臨訂單定制化趨勢增強、質量管控復雜度提升等挑戰,工廠通過數智化轉型,不僅快速響應客戶需求,更實現了研發、制造、品質、售后全鏈條升級。
燈塔工廠被譽為“世界上最先進的工廠”,代表當今全球制造業智能制造和數字化最高水平。“美的重慶水機工廠對AI技術的運用,貫穿了研發到制造再到售后的全流程。”美的樓宇科技重慶美的通用制冷設備有限公司總經理兼研發部長駱名文介紹,這座工廠運用機器學習、增強現實等新一代信息技術,探索出智能設計、敏捷生產、定制交付等生產模式,使生產效率及產品質量大幅提高。
中國制冷空調工業協會會長、合肥通用機電產品檢測院院長、全國冷凍空調設備標准化技術委員會主任委員李江表示,這個工廠被評為燈塔工廠,是制冷空調行業智能化轉型的重要裡程碑,為行業可持續發展樹立了新標杆。
重慶市南岸區委副書記、區長,重慶經開區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主任喻顯鑌在致辭中說,這座工廠對於擦亮“重慶制造”品牌具有重大意義,將為重慶制造業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大動力。
實現全流程提質增效
機械臂靈活揮舞,精准抓取零部件﹔電子屏實時滾動,跳動著生產數據﹔物流車自動穿行,高效配送物料……在美的重慶水機工廠壓縮機智造車間,過去嘈雜忙碌的生產場景已被靜謐、高效、智能的場景取代。
“大型中央空調行業是定制化程度非常高的行業,我們每年要面對80%以上的定制訂單,在生產及售后中存在研發端產品最優選型難、定制設計慢、制造交付周期長、質量管控難度大、售后服務場景復雜等問題。”美的樓宇科技重慶美的通用制冷設備有限公司水冷分廠廠長蘇靈介紹,全流程AI賦能解決了這些問題。
“在研發端,AI就像經驗豐富的老師傅,能快速幫我們找到最優產品選型配置,實現分鐘級選型配置。”蘇靈介紹,以前,訂單選型依靠的是人工經驗,需要30名工程師在數百萬種可選配置中進行篩選。現在,工廠基於多物理場仿真構建了一個包含100多個高精度物理模型的數據平台,實現了最優選型,並且能一鍵自動報價,整體選型周期從5.3天縮短到1天,幫助客戶減少了方案等待時間。
在設計環節,工廠使用美的集團自研產品生命周期管理系統(PLM),從23萬個歷史設計圖紙中提取設計參數的數值信息,結合AI算法實現換熱器和管路的智能設計,設計周期縮短45%。
在制造環節,工廠還建設了高端智能柔性離心式壓縮機車間、換熱器柔性智能車間,實現生產線布局、設備配置、生產工藝和物流動線的全面優化,產能、效率、質量大幅提升。工廠讓AI充當“調度大腦”的角色,實現智能排產,同時用13台重載物流搬運機器人完成物料配送,保障最佳生產路線的智能執行。這一系列措施讓機加工生產周期從以前的14天縮短至現在的5天。
同時,工廠應用高科技提升美的集團旗下品牌鯤禹水機品質與靈活性,效率提高30%,成本降低15%。一碼溯源系統更是確保全程質量可控,提高生產可靠性和效率。
在維保端,工廠的智能診斷平台利用AI技術輔助分析數據,可提前預警機組故障和性能衰減情況。此外,工廠通過“i管家”App和“美的i能效”系統智能化推送運維改善建議。
駱名文說,美的重慶水機工廠的發展是“中國制造”到“中國智造”變革歷程的縮影。美的重慶水機工廠通過機器學習、增強現實、仿真等技術,實現選型、研發設計、制造、售后等全流程提質增效,夯實了工廠在智能制造領域的領先地位。
目前,這座燈塔工廠生產的大型中央空調已廣泛應用於北京大興國際機場等多個全球知名項目。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