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經濟·科技

中國資產對外資吸引力不斷提升 A股長期配置價值凸顯

吳曉璐
2025年04月25日08:57 | 來源:証券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中國資產對外資吸引力不斷提升 A股長期配置價值凸顯

國家外匯管理局副局長、新聞發言人李斌日前表示,我國穩步擴大金融市場開放,拓寬跨境投融資渠道,人民幣多元化資產配置功能凸顯,境內証券市場對外資吸引力有望繼續增強。

外資機構專家普遍認為,中國經濟長期向好,A股韌性較強,且與全球市場相關性較低。因此,A股市場適合對沖和分散投資,長期配置價值凸顯。

渣打中國財富方案部首席投資策略師王昕杰在接受《証券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今年以來,中國資產吸引了全球投資者的目光。首先,中國資產重估伴隨著DeepSeek橫空出世,向全世界投資者展示了中國科技實力。其次,中國政策的穩定性和一以貫之,如對於新興產業的支持,實施寬鬆的貨幣政策和更積極的財政政策等,給了投資者信心。最后,中國資產具備低估值、流動性較強和分散風險等優勢,加之中國始終堅持穩步擴大金融市場開放、拓寬跨境投融資渠道的決心,中國資產對外資的吸引力正在不斷提升。

經濟向好趨勢不變

今年一季度,國內經濟實現“開門紅”。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一季度我國GDP同比增長5.4%。此外,3月份多項數據超出預期。其中,3月份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7.7%,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5.9%,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4.2%。市場普遍認為,這說明一系列舉措正在落地見效。

高盛首席亞太經濟學家迪安竹(Andrew Tilton)表示,3月份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大幅躍升,主要是計算機生產產出增長加快所致,這與強於預期的出口增長相符。3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顯著,得益於持續進行的消費品以舊換新計劃,汽車和家用電器銷售顯著改善。服務業產出指數增長也呈現同比和環比改善。3月份固定資產投資增長略有上升,是由於基礎設施和工業投資增長較快,略微抵消了仍然低迷的房地產投資。

“一季度中國GDP同比增長5.4%,好於市場預期,也延續了去年以來向好的趨勢。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一季度出口延續了去年出口韌性,一季度按美元計出口同比增長5.8%,與去年整體增速大致持平。”王昕杰表示,總體而言,市場對一季度經濟數據偏強已有一定預期,在外部沖擊及高基數擾動下,二季度數據或相對波折。

“財政擴張將在穩定經濟增長方面發揮主要作用。”迪安竹進一步表示,預計中國政府將在未來幾個月內加快債券發行和支出(意味著今年財政寬鬆的前置效應更大)。此外,預計中國人民銀行將通過降低存款准備金率來適應正在進行的財政擴張。

從長期來看,中國經濟向好趨勢不變。貝萊德基金量化及多資產投資總監王曉京認為,中國內循環基礎穩固且整體經濟開放性高,重塑雙循環的機遇也很大。

中國資產韌性更強

國際宏觀經濟形勢復雜多變,A股配置價值日益凸顯。4月份以來,全球股市波動加劇,在中央匯金投資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中央匯金”)等“國家隊”支持下,A股市場顯現出強大的韌性。

外資普遍認為,從短期來看,A股估值偏低,在政策及“國家隊”的支持下,A股可能區間震蕩,下行有底部。從長期來看,科技的突破帶動了中國資產基本面發生變化,加之逆周期調節政策,有望持續推動中國資產盈利能力的提升。

王昕杰表示,從短期來看,在外部沖擊下,中國資產將展現出更強的韌性,這主要有三方面因素:首先,出口方面,政府早已預計到會受到影響,所以強調不斷提升內需的重要性。在外部影響下,預計會有更多的增量措施來應對。其次,從穩定股市方面來看,央行支持和中央匯金增持權益資產,起到了維持穩定的作用。最后,從估值的角度來看,中國資產相對於其他市場估值仍然偏低,在政策穩定的情況下,仍然可能吸收更多的資金配置。

王曉京表示,就短期而言,A股市場或呈現為波段走勢,並非單邊暴漲暴跌,“波動並不可懼,關鍵在於下行時能否有效控制風險,上行時能否實現正確配置與倉位管理。有波動方有機會。”

王昕杰認為,從長期來看,這次中國股市上漲的動力來自中國科技行業的突圍,並伴隨著政策的細節落地,中國資產的基本面正在發生變化,“從DeepSeek的橫空出世以來,我們對MSCI中國指數2025年和2026年的盈利增長已經分別上調1%,未來會有更多的盈利上調空間,這種通過科技邊際改變整體市場基本面的上漲,可能會更具備持續能力。”

從資產配置角度來看,摩根士丹利中國首席股票策略師王瀅向《証券日報》記者表示,A股市場定位更佳,應被視為進行對沖或分散投資的選擇。在外部沖擊下,A股市場將比中國離岸市場處於更有利的地位,波動更小。

(責編:羅知之、陳鍵)
關注公眾號:人民網財經關注公眾號:人民網財經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