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全行業對外直接投資一季度同比增長6.2%

4月24日,商務部新聞發言人何亞東在例行新聞發布會上介紹了今年1月份至3月份我國對外投資合作情況。2025年1月份至3月份,我國全行業對外直接投資409億美元,同比(下同)增長6.2%,其中對外非金融類直接投資356.8億美元,增長4.4%,在共建“一帶一路”國家非金融類直接投資88.7億美元,增長15.6%。
蘇商銀行特約研究員付一夫在接受《証券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一季度,在國際形勢錯綜復雜的背景下,我國對外非金融類直接投資規模依然保持穩定增長。其中,共建“一帶一路”國家在推動我國對外投資增長過程中扮演著重要角色,反映出我國在不斷推動出口產品結構的優化、鼓勵企業積極“走出去”等方面做出的努力,並主動挖掘新興市場,將我國自身發展與共建“一帶一路”國家共同發展相結合,在合作共贏的基礎上,為全球經濟不斷開拓新的增長點。
此外,何亞東介紹,1月份至3月份,我國對外承包工程完成營業額341.8億美元,增長5.5%﹔新簽合同額586.7億美元,增長26%。其中,我國企業在共建“一帶一路”國家承包工程完成營業額275.2億美元,增長4.1%﹔新簽合同額471.4億美元,增長16.3%。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國家對外開放研究院教授陳建偉對《証券日報》記者表示,對外承包工程新簽合同額快速增長,主要得益於全球基礎設施建設需求的復蘇與戰略性項目的持續推進。許多共建“一帶一路”國家對基礎設施升級和互聯互通項目有迫切需求,為中國企業提供了廣闊市場空間。此外,中國企業在項目執行能力、技術優勢及融資方面的綜合競爭力,使其在全球承包工程市場中獲得更多訂單,這也反映了中國企業深度參與全球經濟治理和基礎設施互聯互通的堅定步伐。
展望下一階段中國對外直接投資的走勢,陳建偉認為,預計今年我國對外投資合作將延續穩中向好發展趨勢,並更加注重投資質量和效益。
“具體來看,在保持傳統基礎設施領域優勢的同時,投資方向將更加聚焦於新興產業和高技術領域。綠色經濟、數字經濟、先進制造以及服務業等領域,有望成為今年中國對外投資新的增長點。”陳建偉說。
付一夫表示,雖然國際形勢不確定性因素依然很多,但從長遠來看,各個國家和地區之間加強發展合作依然是大勢所趨,我國對外開放的原則也從未改變,我國對外投資在后續仍將保持穩中向好態勢。
談到今年如何推動對外投資合作高質量發展,付一夫表示,在具體實踐中,要繼續加強同共建“一帶一路”國家的合作,包括鐵路、公路、港口等基礎設施建設,以及制造業、金融、信息技術、服務外包等方面的投資合作﹔同時,要加快境外經貿合作區建設,為我國企業在其他國家的投資合作發展創造更好的環境﹔此外,應不斷完善對外投資服務體系,引導企業順應國際投資規則和標准,規范經營行為,並積極構建石油、天然氣等戰略資源的海外供給保障體系等。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