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經濟·科技

公布修訂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植物新品種保護條例》

2025年05月02日08:38 | 來源:光明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公布修訂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植物新品種保護條例》

 國務院總理李強日前簽署國務院令,公布修訂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植物新品種保護條例》(以下簡稱《條例》)。《條例》自2025年6月1日起施行,全文共8章49條,修訂的主要內容如下。

一是明確總體要求。規定植物新品種保護工作應當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貫徹黨和國家知識產權戰略部署,促進育種創新,推動種業高質量發展。

二是提高保護水平。將保護范圍由授權品種的繁殖材料延伸到收獲材料,將保護環節由生產、繁殖、銷售擴展到為繁殖而進行處理、許諾銷售、進口、出口、儲存,將品種權效力延及授權品種的實質性派生品種、與授權品種相比不具備明顯區別的品種、為商業目的重復使用授權品種進行生產或者繁殖的另一品種。明確國家分步實施實質性派生品種制度,國務院農業農村、林業草原主管部門以目錄形式確定具體實施范圍,報國務院批准后公布施行。將木本、藤本植物的品種權保護期限由20年延長到25年,其他植物由15年延長到20年。

三是嚴格品種權授予條件。規定對違反法律,危害社會公共利益、生態環境的植物新品種,不授予品種權。明確除銷售、推廣行為喪失新穎性外,經省級人民政府農業農村、林業草原主管部門依據播種面積確認已經形成事實擴散的,以及農作物品種已審定或者登記2年以上未申請植物新品種權的,視為已喪失新穎性。增加不得用於品種命名的情形,並明確授權品種名稱不符合命名規定的,責令更名,拒不更名的,宣告品種權無效。

四是完善品種權申請、授權程序。將品種權初步審查期限由6個月修改為3個月,情況復雜的可以延長3個月。規定當事人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正當理由而延誤本條例規定或者國務院農業農村、林業草原主管部門指定的期限,導致其權利喪失的,可以向主管部門說明理由,請求恢復其權利。將向境外申請品種權的登記部門由省級人民政府農業農村、林業草原主管部門調整為國務院農業農村、林業草原主管部門,並要求向境外提供繁殖材料應當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種子法》關於向境外提供種質資源的規定。

(責編:王連香、楊迪)
關注公眾號:人民網財經關注公眾號:人民網財經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