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經濟·科技

深圳大學成立人工智能學院,瞄准培養“四維人才”——

立足大灣區,為AI時代育人

本報記者 劉少華
2025年05月02日08:47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小字號

深圳大學人工智能學院揭牌成立儀式現場。

深圳大學人工智能學院展出的機器狗。

在深圳大學人工智能學院揭牌成立儀式現場,機器人向到訪嘉賓揮手致意。

在深圳大學校友廣場,人工智能學院的機器狗展品引起到訪嘉賓的關注。
(本文圖片均由受訪者提供)

4月21日,深圳大學人工智能學院正式宣告成立。現場,學界、業界專家學者匯聚一堂,共同探討人工智能的未來發展方向。

與會人士認為,在人工智能日漸蓬勃發展的時代,在大灣區成立這樣一所人工智能學院,有著重要意義。

“當前,人工智能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重塑全球科技競爭格局,這場深刻的科技革命既孕育著無限可能,更對高等教育人才培養體系提出時代之問。”深圳大學校長毛軍發院士表示。

從單點突破邁向系統創新

“學院成立后,有很多海內外青年學者想到我們這邊來施展手腳,收到很多優秀簡歷。”接受本報採訪時,深圳大學人工智能學院負責人李堅強告訴記者,他馬上就要去面試新一批教師。

在人工智能領域,深圳大學此前已經儲備良多。毛軍發表示,深圳大學依托大數據系統計算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射頻異質異構集成全國重點實驗室、廣東省算力提升基礎學科研究中心、光明實驗室等國家級、省級科研平台,在人工智能相關領域積累了良好的科研基礎與人才儲備,已經涌現出一批有影響力的研究成果與創新團隊。

正因為有此前的基礎,在這所新成立的學院,已經匯聚起一批國內外頂尖人才,構建起強大的師資陣容。學院現有教職工約80人,其中包含中科院院士2人、日本工程院院士1人、國家級人才5人、國家青年人才2人,是一支由院士、講席教授、特聘教授等組成的教學科研團隊。

李堅強說,人工智能有豐富的理論體系,而且還在不斷發展完善過程中,對人工智能學院的教師團隊和研究人員來說,首先要在基礎理論上有所作為,不斷向前探索,為人工智能尋找發展潛力。他反復表示,隻有基礎理論發展好,才能更好地賦能各行各業。

學科方向上,這所學院將與射頻異質異構集成全國重點實驗室等多個全國重點實驗室平台、深圳大學各學院建立緊密合作,具體圍繞人工智能基礎理論、具身智能與機器人、人工智能應用三大核心學科方向開展科學研究及人才培養。

“人工智能學院的成立,標志著我們將從單點突破邁向系統創新,通過構建‘X+AI’與‘AI+X’相融合的學科生態,推動電子信息、數字經濟、生命健康等領域的縱深發展,打造具有深大特色的學科增長極。”毛軍發表示,“我們將重點推進高端人才引育、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國際化平台建設和產學研深度融合,著力打造具有深大特色的人工智能人才培養基地和科技攻關高地。”

在AI時代書寫更多“深圳奇跡”

觀察深圳大學人工智能學院的發展,離不開觀察其所處的位置——100米外是騰訊公司總部,5公裡內遍布高新科技企業,其所在城市是深圳,更大的地理坐標是粵港澳大灣區。

“深圳有很強的產業基礎,粵港澳大灣區國際化程度很高,這對我們來說都是優勢所在。”李堅強說,深圳市在加快打造人工智能先鋒城市的同時又推出一系列政策,粵港澳大灣區更是已成為人工智能技術應用和產業發展的重要高地。如今,依托這些優勢,學院已經邀請了多位來自中國香港、新加坡等地的學者開展長期合作。

在人工智能浪潮中,學界跟業界正在雙向奔赴。李堅強說,深圳很多企業找來,希望與學院展開合作。“我們看到企業已經有很強的危機感,人工智能的到來,意味著企業的技術需要更新換代,這是影響生存的大事。所以我們也在積極探索如何用專業知識服務企業、服務社會,體現我們的擔當。”

“AI是強研究和強學術基因的產業,它的原創性突破,需要強大的學術支撐。”學院成立當天,深圳雲天勵飛技術有限公司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陳寧一番話,代表了不少企業的看法,“作為深圳人工智能企業,我們也希望未來能夠和深圳大學人工智能學院一起,深化AI產學研合作,不斷突破邊緣AI技術的邊界,共同在AI時代書寫更多‘深圳奇跡’。”

就在成立儀式現場,學院還分別與深圳市羅湖區人民政府、騰訊、華為等多家知名企業與機構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通過建立長期穩定的合作關系,構建“政產學研用”一體化創新生態。

打造“校內外雙創新聯合體”

李堅強將深圳大學人工智能學院形容為“校內外雙創新聯合體”——一方面與粵港澳大灣區科技企業形成聯合體,進行緊密結合﹔另一方面跟大學內的各個學科形成聯合體,給學生提供更多用武之地。

“我們人工智能學科的特色是,最終學生會去往很多方向,所以培養過程中就要非常注重交叉。比如,我們在跟醫學部談合作,也在跟電子信息、物理光電等學科深度交叉融合。”李堅強表示,“我們強調兩條腿走路。”

為此,深圳大學人工智能學院還採取了雙導師制,由本院與其他學科一起聯合培養學生,讓人工智能與各個學科有效結合起來。

戰略咨詢委員會,也成為學院發展中非常重要的資源。

學院成立當天,舉行了戰略咨詢委員會聘任儀式。戰略咨詢委員會主任由中國工程院院士柴天佑擔任,包含了15位國內外院士,以及雲天勵飛、商湯、騰訊、華為、中興、平安科技、優必選等人工智能領域優勢企業負責人,大家共同為學院的發展提供指導。

“這些戰略咨詢委員會成員將憑借豐富的經驗和敏銳的行業洞察力,為學院在學科建設、人才培養、科研創新等方面出謀劃策,助力學院實現高質量發展。”李堅強表示。

向社會輸送一批人工智能人才

大學裡,最重要的使命始終是育人。

據了解,這裡將依托已獲批的“智能科學與技術”一級學科碩士點,圍繞“X+AI”以及“AI+X”兩大學科發展主線開展科學研究與人才培養。在專業設置上,本科專業主要設置IEEE 榮譽班(人工智能)及人工智能普通班﹔碩士專業培養智能科學與技術學碩以及人工智能專碩﹔博士專業招收人工智能學博及專博。

深圳大學人工智能學院瞄准的,是構建“四維能力”人工智能人才培養體系——包括基礎能力、實踐能力、交叉能力、創新能力。不過,教育是漫長的工作。培養一屆本科生都需要四年時間,對於學院的人才培養,老師們做好了長期奮戰的准備。

“正是通過系統教育傳遞知識的能力,使得人類能夠發展出登月工程等超越生物本能的文明成就……”現場,圖靈獎獲得者約翰·霍普克羅夫特教授做了一個“信息時代的人才培養戰略”的講座。他從培養適應新型生產關系的高素質人才談起,結合相關理論與案例,為大家上了一堂生動的課。

李堅強說,對於學院來說,培養過程中會非常注重跟國際接軌,既會像這樣從全世界邀請頂尖科學家來授課,也會大量派學生到國外去交流。“我們期待著通過多元化培養,向社會輸送一批人工智能人才。”

“未來5至10年,這裡將成為深圳打造全球人工智能先鋒城市的關鍵助推器。”現場,陳寧說道,“期待未來深圳大學人工智能學院能夠成為深圳乃至全國AI創新人才的‘蓄水池’、AI原創技術的發源地。”

(責編:王連香、楊迪)
關注公眾號:人民網財經關注公眾號:人民網財經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