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屆廣交會閉幕 創新拓寬多元市場新航道

5月5日,第137屆中國進出口商品交易會(以下簡稱“廣交會”)在廣州圓滿落幕。廣交會新聞中心主任、中國對外貿易中心副主任周善青向中外媒體介紹了本屆廣交會總體運行情況:截至5月4日(下同),共有來自219個國家和地區的288938名境外採購商到會,較第135屆廣交會同比(下同)增長17.3%。新老採購商踴躍參會,到會人數分別達171750人、117188人,分別增長14.6%、21.4%。新興市場仍是廣交會最大客源地,共建“一帶一路”國家採購商187450人,增長17.4%,佔比達64.9%。金磚國家採購商72417人,增長24.1%。RCEP成員國採購商64808人,增長6.9%。歐美採購商51862人,增長3.4%。頭部跨國採購企業達376家,創歷史新高。
與此同時,廣交會現場意向出口成交254.4億美元,增長3%。共建“一帶一路”國家成交佔比超六成,是拉動成交增長的重要引擎。參展企業普遍反映,質量性能好、創新特點強、品牌知名度高的產品更受青睞,境外採購商下單積極,進一步增強了企業拓展多元化市場的信心。
此外,本屆廣交會上,新產品、新技術、新設計、新材料、新工藝大量涌現,企業現場展示產品超455萬件,其中新產品102萬件、綠色低碳產品88萬件、智能產品32萬件。首次設立的服務機器人專區火爆“出圈”,46家國內領先的機器人企業展出60個細分領域的500多種機器人,企業日均接待客戶超300人次。
《証券日報》記者了解到,從交流洽談到精准推介,從產品展示到訂單簽約,不少參加本屆廣交會的企業,通過不斷優化生產模式與加強技術開發及創新,拓寬多元化的市場新航道,在展會上收獲訂單,用好產品和硬實力把中國制造的出海路越拓越寬、越走越穩。
“今年我們帶來的是智能物聯網起重機,突破了傳統起重機笨重、低效、高耗能的局限。”紹興南特起重設備有限公司銷售經理毛女士向記者介紹,“通過物聯網技術實現了全生命周期智能管理,包括實時狀態監測、智能預警、維保提醒等創新功能,延長產品使用周期的同時減少了安全隱患。”
借助廣交會布局多元市場的還有丹陽登峰戶外用品有限公司。“最初的海外客戶都是通過廣交會結識的,目前眾多大客戶也大多結緣於廣交會。俄羅斯、蒙古國、土耳其、以色列、阿爾及利亞等新興市場的合作伙伴,佔據了公司訂單的半壁江山。”丹陽登峰戶外用品有限公司業務負責人吳偉亮表示,近年來,公司注重共建“一帶一路”國家市場的開拓,深入開展市場調研,精准把握當地消費者對戶外用品的需求特點,本屆廣交會第三期開展首日,便獲得18萬美元的意向訂單。
在江蘇五龍針織有限公司展位,泛著微光的“銀本康”面料樣品吸引著眾多採購商上前觸摸體驗。“這款面料不僅能抗菌,還能自我淨化異味。”該展位負責人張珉介紹。
據悉,該公司尚未布展就有30多位採購商通過廣交會線上平台向該公司表達合作意向,收獲近200萬元的意向訂單。
隨著人們生活品質的持續提高,養寵已逐漸成為全球眾多家庭的流行生活方式。這一趨勢為寵物用品行業帶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海外市場需求旺盛,蘊藏著巨大的商業潛力。
近年來,浙江伊德家紡有限公司瞄准寵物經濟賽道,打破產品受眾單一局限。據伊德家紡相關負責人透露:“廣交會客流量很大,這兩天我們已達成意向訂單11個,主要來自‘一帶一路’共建國家,訂單金額約88萬美元。”
在展會現場,接受採訪的許多採購商都向記者表達對中國制造的贊嘆。一位荷蘭採購商說:“廣交會展示的先進技術是我以前從未見過的,中國企業在生產工藝和材料選擇上不斷優化,不少產品的性能優於發達國家品牌。”參加廣交會將近20年的澳大利亞採購商威特表示:“中國的機器人技術已經走在世界前列,如機器狗、擦窗機器人等,這些產品讓人激動,感謝廣交會為我們提供了直接接觸高科技企業的機會。”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