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條公募基金改革舉措推動行業與投資者“同甘共苦”

人民網北京5月8日電 (記者黃盛)中國証監會於5月7日發布的《推動公募基金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以下簡稱《行動方案》),從優化基金運營模式、完善考核評價制度、大力發展權益類基金、守牢風險底線、強化監管執法、促進高質量發展等六方面提出了25條改革措施,著力督促基金公司、基金銷售機構等行業機構從“重規模”向“重回報”轉變。
業內人士表示,25條改革措施既涉及行業機構內部產品設計、投資運作、市場推廣、投資運作、市場推廣、績效考核等方面制度機制的改革調整,比如對主動管理權益類基金推行浮動管理費收取模式,突出基金產品業績比較基准約束作用,建立以基金投資收益為核心的基金公司考核評價體系等﹔也涉及行政監管、行業自律等方面制度機制的優化完善,比如強化監管評價引導、完善行業薪酬管理、降低基金投資成本、加大監管執法力度等。總體特點是,通過完善長效制度機制,強化激勵約束作用,督促、引導基金公司、基金銷售機構等行業機構回歸初心使命,努力提升投資者獲得感。
具體來看,《行動方案》對主動管理權益類基金,推行與基金業績表現挂鉤的浮動管理費率收取模式,對於符合一定持有期要求的投資者,根據其持有期間產品業績表現適用差異化的管理費率。業績明顯低於比較基准的,須少收管理費,有力扭轉基金公司“旱澇保收”的現象。全面建立以基金投資收益為核心的行業考核評價體系,將業績比較基准對比、基金利潤率等直接關乎投資者利益的指標引入考核體系,相應降低產品管理規模排名、基金公司收入利潤等指標的考核權重。提高基金公司高管、基金經理跟投本公司管理產品的比例和鎖定期要求。督促基金公司建立健全與基金投資收益挂鉤的薪酬管理制度,對產品中長期業績差的基金經理,要求其績效薪酬應當明顯下降,更好體現與投資者的“同甘共苦”。
此外,《行動方案》還就提升行業服務投資者的能力、提高公募基金權益投資的規模和穩定性、一體推進強監管防風險促高質量發展等作出安排,探索建立符合我國國情、市情的行業發展新模式,力爭用三年左右時間,扎實推動各項政策舉措落地見效,形成行業高質量發展的“拐點”。
也有業內專家認為,近年來,市場各方對於行業主動管理權益類基金業績波動較大,部分產品頻繁追逐熱點,甚至出現風格漂移等現象,關注較多。產生這些問題的原因之一就是,基金公司及基金經理對業績比較基准的重視程度還不夠。對此,《行動方案》的核心要點是強化業績比較基准的約束作用,並將盡快出台公募基金業績比較基准監管指引,同步建立公募基金業績比較基准庫,明確業績比較基准的設定、修改、披露、持續評估及糾偏機制,強化業績比較基准對比結果的運用,督促基金公司和基金經理嚴守投資紀律,也為投資者帶來更好的體驗。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 多部門聯合部署食品添加劑濫用綜合治理行動
- 人民網北京5月8日電 (記者孫博洋)近日,國務院食安辦聯合工業和信息化部、農業農村部、國家衛生健康委、海關總署、市場監管總局印發《食品添加劑濫用問題綜合治理方案》(以下簡稱《方案》),在全國范圍內部署開展食品添加劑濫用問題綜合治理行動。 據悉,《方案》聚焦人民群眾關心的超范圍、超限量濫用食品添加劑等問題,要求全面加強食用農產品生產、食品和食品添加劑進口檢驗等源頭治理,強化食品添加劑生產、銷售以及在食品生產加工、餐飲服務環節使用監管,嚴厲打擊化工產品冒充食品添加劑違法行為,開展從農田到餐桌全過程食品添加劑濫用問題綜合治理。…
- 市場監管總局:開展整治制售假劣肉制品專項行動
- 人民網北京5月8日電 (記者孫博洋)記者從市場監管總局了解到,日前,市場監管總局印發《關於開展整治制售假劣肉制品專項行動的通知》,部署各地市場監管部門於2025年4月至12月在全國開展整治制售假劣肉制品專項行動,著力解決肉制品制假售假等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切實維護人民群眾身體健康。 據市場監管總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此次專項行動明確5個方面的排查整治重點和舉措: 一是重點排查整治生產企業、小作坊採購、使用來源不明、未經檢驗檢疫或者檢驗檢疫不合格的原料肉,以其他畜禽肉生產假冒牛(羊、驢)肉制品,超范圍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劑,非法添加非食用物質,食品配料表標識與生產實際投料不符等問題。…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