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多多杯”第三屆科技小院大賽正式啟動

5月8日,2025全國科技小院大會在河北省邯鄲市舉行,來自各涉農高校的院士專家、教授、學生代表等數百人參與了大會。開幕式上,中國研究生鄉村振興科技強農+創新大賽“拼多多杯”第三屆科技小院大賽(下稱“本屆賽事”)正式啟動。
本屆賽事以推進科技小院踐行“教育-科技-人才”一體化發展為宗旨,以“解民生、治學問”的主題,評比過去一年,全國高校農業研究生扎根生產一線,開展農業技術與產品創新、鄉村服務與環境治理、助推區域農業綠色發展與鄉村振興的科研成果及專業技能。
為了激發參賽項目的創新性、兼顧考查方向的全面性,本屆賽事全新升級賽制,首創“科技興農、青春助農、數字惠農、創業富民、多維融合”五大賽道,構建“初賽、組別賽、全國賽、總決賽”四級進階賽制,讓全國科技小院參賽隊伍都能充分交流與展示。
值得一提的是,大賽組委會今年在全國賽階段創新引入“院士飛行團”,組織專家小組實地考查入圍項目所在的科技小院,綜合了解運行狀況、項目實效、團隊協作能力、社會各方反饋等情況后評分,並就科技小院面臨的農業“熱焦難”問題提供定制化指導方案。
自2009年成立以來,十六年間,科技小院從河北曲周1家發展到全國1800多家,覆蓋全國31個省份、355個市、千余縣鄉。2020年,科技小院首次引入賽事機制,希望以賽促建、以賽興農、以賽礪才,交流推選科技強農優秀案例,為我國鄉村振興提供人才智力服務和技術物質支撐。
拼多多已經連續第三屆作為賽事支持方,助力青年學子同台切磋。近期,拼多多推出“千億扶持”計劃,落地了一批助商惠農舉措,旨在構建一個用戶、商家和平台多方共贏的商業生態。在農業科研領域,拼多多“千億扶持”繼續支持科技小院和系列賽事,推進新質生產力發展、豐富農產品供給、培養高質量興農人。
“農業現代化發展需要政府、高校、企業‘黃金三角’協同互動,未來才能實現倍增效應。”在2025全國科技小院大會上,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農業大學教授張福鎖肯定了以拼多多為代表的企業在推動農業技術創新上的作用,並指出科技小院作為創新載體在實現教育、科技、人才一體化中發揮了重要效能,“科技小院的獨特價值在於巧妙地將解民生之困、治學問之深、育英才之廣深度融合,並且通過相互驅動與良性循環,實現協同共進與迭代升級。”
首創五大賽道、四級賽制,全面考查興農本領
“拼多多杯”科技小院大賽作為中國研究生鄉村振興科技強農+創新大賽主題賽事之一,為產研學共享交流和展示傳播搭建了平台,自舉辦以來便獲得社會各界廣泛關注。
首屆賽事收到了26個研究生培養單位的89支隊伍提交報名作品,最終30支隊伍成功晉級決賽﹔上屆賽事全國科技小院參與熱情高漲,共有54個研究生培養單位的208支隊伍提交報名作品,經過組委會專家初評和五大區賽的激烈角逐,最終48支隊伍晉級決賽。
隨著賽事影響范圍擴大,今年預計將有更多科技小院隊伍報名參賽,其中還包括跨國協作的中非科技小院以及來自“三區三州”地區的科技小院。
聚焦“解民生、治學問”,需要科技小院學生具備理論研究和鄉村一線實踐創新能力,基於此,本屆賽事組委會升級了賽制,亮點之一就是從往屆五大賽區改為五大賽道,即全國各地的參賽隊伍不再按科技小院駐扎地就近參賽,而是遵循賽道設置與報名同類型的隊伍同台競技。
全新推出的五大賽道考查維度更細致、與鄉村實際需求適配性要求更高、團隊背景多樣性需求更強,其中,既有攻堅農業技術與規模化應用的科技興農賽道,也有將大數據、人工智能等先進技術融入解決三農問題的數字惠農賽道,還有以“技術賦能+市場運營”雙輪驅動的創業富民賽道,更有錘煉青年助農實踐與情懷的青春助農賽道,以及聚焦鄉村振興場景探索多領域創新實踐的多維融合賽道。
“分賽道評比能夠促進同領域科技小院之間的交流學習,還可以區分評分細則,從而提升評審的精准性與公正性。”本屆賽事組委會秘書處負責人、中國農業大學資源與環境學院副院長王沖表示,“我們希望不同類型的科技小院都能找到精准定位,通過‘分類競技’催生更多可復制、能落地的鄉村振興解決方案,實現‘以賽促建’的深層目標。”
創新引入的“院士飛行團”,成為本屆賽事另一大亮點。屆時,由院士、行業專家、媒體代表等組成的“院士飛行團”,將奔赴20個入圍全國賽項目所在科技小院考查、指導、評審,提出科技小院未來工作的針對性建議。這也讓賽事評比更“接地氣”,評審可以更直觀地聽到、見到、感受到學生與農戶同吃、同住、同勞動的成果,增加了評審的公信力。
“院士飛行團”環節設置突破了傳統評審依賴文本與路演的局限,將評審標准從紙面評價轉向場景化效能評估,“院士評審團提出的寶貴建議還能夠為科技小院長效和高質量發展提供重要的參考。”王沖說。
以賽促建、數商興農:助力優質農產品出村進城
大賽是磨礪英才的賽場,也是交流學習的舞台。前兩屆比賽中,不少參賽隊伍受到啟發,在后續的技術研發和成果轉化上都取得了不錯的成果。
以農業起家的拼多多一直積極參與農業科技創新,推動優質農產品上行和高質量興農人培養,連續第三屆支持科技小院大賽只是措施之一。近年來,拼多多依托平台資源優勢,從流量傾斜、渠道貫通、線下培訓等方面持續支持科技小院發展。
去年7月,“多多課堂”走進雲南大理古生村,為參加全國科技小院研究生學前教育實踐培訓的2024級新生送上了一堂電商經營實操課,幫助大家破除科研與市場、生產與銷售的“牆”,拉近了新農人與農業產業鏈末端的距離。
為了加速科技小院的優質農產品出村進城,去年豐收節之際,拼多多支持了一場直播活動,通過農研成果大集形式展示了東北沙棘養生茶、廣西北海鮮蝦酥、四川峨邊鮮食筍、雲南洱海留香米等20余款科技小院優質農產品,累計吸引1850萬網友拼購。其中,四川峨邊筍用竹科技小院的冷筍上架后被迅速搶空,廣西北海海岸帶生態農業科技小院的蝦干補貨兩次后依然售罄。
近日,由拼多多支持,中國農業大學、雲南農業大學、大理白族自治州人民政府聯合建設的“數商興農科技小院”在雲南大理正式揭牌,這也是全國首個聚焦“數字商業+新農人培養”的科技小院。該科技小院已落地1個養分智慧管控平台項目、支持了7個農業高質量科研課題、協助20多個科技小院的優質農產品“觸網”,是“全國科技小院協作網”的活動基地和大本營。
“科技小院是連接實驗室與田間地頭的金色紐帶,也是培養農業復合型人才的創新搖籃。隻有讓技術長在興農人手上,讓好貨走出大山,鄉村才能活起來。”拼多多科技小院項目負責人表示,“未來,我們將繼續推動平台資源與科技小院智慧融合,讓農業科技在村屯農家真正‘開花結果’。”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