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經濟·科技

新研究發布宇宙天體“衰亡”時間表

2025年05月15日08:54 | 來源:科技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新研究發布宇宙天體“衰亡”時間表

  科技日報北京5月14日電 (記者劉霞)宇宙的命運與其天體命運息息相關,而其中恆星的最終“壽命”一直是人類探索的重要命題。荷蘭拉德堡德大學官網12日發布的一項研究成果,或將改寫人們對宇宙恆星“壽命”的認知。該校3位天體物理學家基於霍金輻射,通過精妙計算得出結論稱,宇宙中最后一批恆星會在1078年后徹底“衰亡”,較此前估算的101100年大幅縮短。相關論文已發表於最新一期《宇宙學與天體粒子物理學》雜志。

  這項研究的理論基礎可追溯至20世紀70年代霍金提出的革命性理論。當時這位物理學巨匠挑戰傳統認知,指出黑洞並非隻進不出的“饕餮”,而是會像發熱體般釋放輻射——這就是著名的“霍金輻射”理論。

  2023年,該研究團隊曾發表論文揭示:不僅黑洞,中子星等致密天體同樣會通過類似霍金輻射的機制逐漸“蒸發”。這一發現引發學界廣泛討論,許多學者追問:這個過程究竟需要多久?

  最新研究給出了明確答案。科學家們通過精密計算發現,若僅考慮類霍金輻射效應,白矮星將在1078年后消亡。此前預估因未計入這類輻射,認為白矮星還需101100年才能蒸發完畢。

  團隊表示,雖然宇宙天體“衰亡”的時間提前了很多,但仍是天文數字,人類無需為此擔心。

  最新研究還揭示了一個有趣現象:中子星與恆星級黑洞的蒸發時間同為1067年。這個結果令團隊始料未及——按理引力更強的黑洞應該蒸發更快。對此,團隊解釋說,黑洞沒有表面,部分輻射會被自身重新吸收,形成“剎車效應”,抑制了霍金輻射過程。而中子星固態表面允許輻射完全逃逸,因此盡管引力稍弱,蒸發“效率”反而更高。

  研究團隊還計算了其他多種宇宙天體和物質的“衰亡”時間表:在不考慮其他因素的影響下,僅通過類霍金輻射方式蒸發,月球約需要3×1089年,超大質量黑洞要1096年,本星際雲要10127年,而超星系團暗物質暈要10135年。

(責編:楊曦、陳鍵)
關注公眾號:人民網財經關注公眾號:人民網財經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大藤峽水利樞紐累計發電量突破200億千瓦時
  人民網北京5月14日電 (歐陽易佳)據水利部消息,截至5月14日5時,位於廣西的大藤峽水利樞紐工程累計發電量突破200億千瓦時,相當於節約標准煤660萬噸,減排二氧化碳1650萬噸,助力國家碳達峰、碳中和,積極服務流域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水利部相關負責人介紹,作為紅水河十個水電梯級開發的最后一級,大藤峽工程是廣西電網主力調峰、調頻電站,共布置8台國內最大的軸流轉槳式水輪發電機組,總裝機160萬千瓦。…
七部門:設立國家創業投資引導基金
  人民網北京5月14日電 (記者黃盛)科技部、中國人民銀行、金融監管總局、中國証監會、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國務院國資委7部門在5月14日聯合發布的《加快構建科技金融體制 有力支撐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若干政策舉措》提出,設立國家創業投資引導基金,發揮國家創業投資引導基金支持科技創新的重要作用,將促進科技型企業成長作為重要方向,培育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特別是未來產業,推動重大科技成果向現實生產力轉化,加快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培育發展新質生產力。 此前,國家發展改革委主任鄭柵潔在3月6日舉行的十四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經濟主題記者會上表示,將設立國家創業投資引導基金,聚焦人工智能、量子科技、氫能儲能等前沿領域,通過市場化方式投資種子期、初創期企業,適當兼顧早中期中小微企業,支撐原創性、顛覆性技術創新和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培育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
推薦閱讀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