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國補”遇上618 “購物節”成釋放消費潛力突破口

作為電商行業最具影響力的年中大促,618購物節(以下簡稱“618”)已成為各大電商平台和品牌商家競相角逐的關鍵戰場。從5月中旬開始,主流電商平台就已經陸續啟動今年的618相關預熱活動。
從各個平台官宣的信息來看,今年的618大促展現了諸多新特點:一是多個平台取消滿減、疊券、“蓋樓”等復雜的優惠方式,採取“立減”的形式促進成交﹔二是疊加國補后,大促更顯火熱。
比如,“蘋果16Pro首次參加國補”日前就登上微博熱搜,多個電商平台宣布該款手機的128GB版本到手價低至5499元,引發全網熱議。
中國數實融合50人論壇智庫專家洪勇在接受《証券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今年各平台摒棄了以往復雜繁瑣的疊加、滿減、門檻式紅包等玩法,不僅提升了用戶的消費體驗,也順應了當下愈發理性的消費心態——消費者越來越關注商品的品質、性價比以及售后服務,不再容易被“復雜折扣”的促銷手段吸引。此外,隨著直播帶貨、短視頻“種草”等內容化手段的流行,平台更加注重達人和品牌自播、本地零售等多場景同步助推消費,線上線下融合趨勢明顯。
蘇商銀行特約研究員付一夫在接受《証券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今年各平台618促銷從5月中旬陸續開啟預熱,貫穿一個多月,或是出於多方面的考量。一方面,人們消費趨於理性,促銷周期長,更有助於刺激多場景、多輪次的消費,提升復購率﹔另一方面,通過延長促銷時間可以緩解平台和商家壓力,使之更加靈活地進行備貨和物流派送,繼而優化消費者購物體驗。
如何利用各類購物節激發市場活力,釋放消費潛力?付一夫認為,從商家角度看,要充分利用618購物節,進一步優化營銷策略,例如除了傳統的折扣、滿減外,還可以推出如消費返現、贈品、限量版商品、會員專屬福利等多種優惠形式。同時,應創新消費場景,根據不同的購物節主題或熱點話題,創建特色消費場景,如“國潮風”購物節、“環保主題”購物節等,並更好地應用虛擬現實(VR)、增強現實(AR)等技術,為消費者提供更好的購物體驗。此外,還可以提升各方面服務質量,如物流、售后等,讓消費者能夠更加安心、放心地進行消費。
洪勇表示,要通過多渠道協作,將線上線下、本地生活、社區團購等多樣化場景有機結合,針對不同用戶群體提供定制化的商品和服務,滿足多層次消費需求。與此同時,順應理性、品質、綠色消費趨勢,鼓勵品牌升級與產品創新,為消費者提供更高質量、更健康、更環保的選擇。
在洪勇看來,還要配合高效的金融、物流和售后服務保障,才能提升整體消費體驗,進而塑造平台和品牌的口碑與長期競爭力。這樣,才能使購物節真正成為釋放消費潛力、助推經濟內循環的重要引擎。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