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能源集團:千億級發電行業大模型發布


據國家能源集團消息:今日,國家能源集團正式發布千億級發電行業大模型——“擎源”發電大模型。該模型以“首創多能協同動態優化新引擎,首創發電行業垂直深耕新范式,首創全棧自主可控智能決策新體系”三個創新,構建了覆蓋安全環保、電力交易、產調中樞、設備檢修全鏈條的智能決策體系,實現電力全場景智慧化升級、模型自主優化能力升級和電系統智能化變革升級,引領我國能源行業向智能化、數字化邁進。
作為央企的行業級大模型,“擎源”實現三大創新突破。創立多能協同動態優化新引擎,創新性融合運行監測、設備狀態、氣象環境等多源異構數據,構建“模型-智能體-應用”全棧產品矩陣,實現跨業務智能體高效動態協作。依托聯邦學習技術保障數據與知識安全共享,形成覆蓋發電全流程的智能優化解決方案。創立發電行業垂直深耕新范式,專為電力系統打造“源-網-荷-儲”全場景AI解決方案,通過全鏈路智能技術實現電力生產垂直整合,關鍵環節AI應用覆蓋率達100%。創立全棧自主可控智能決策新體系,基於全國產化技術棧,融合強化學習與多模態融合技術構建自適應訓練與決策框架,建立覆蓋發電全生命周期的智能決策驗証閉環,實現從技術到應用的完全自主可控,實現電力全場景智慧化升級。
國家能源集團電力產業部運行分析處經理王安介紹,“擎源”發電行業大模型的發布,是落實國家數字經濟戰略、推動能源行業智能化轉型的標杆性成果,推動了發電行業的全新變革,安全管控從以人防、物防為主的傳統方式,轉變為AI賦能的主動防護體系﹔運維模式從“事后維修、定期檢修”躍升為“預測性維護、狀態檢修”﹔交易決策從依賴經驗和局部信息的傳統決策模式,轉變為基於海量數據融合、多模型尋優的智能輔助決策與自動尋優決策並行模式﹔調度運行從人工判斷、單點優化的調度方式,升級為融合氣象水情、市場供需、設備狀態等多維信息的全局協同智能調度。目前,“擎源”已在安全環保、電力交易、產調中樞、設備檢修四大業務領域成功應用,覆蓋13個場景,部署41個智能體,有效破解發電行業長期存在的安全風險高、交易決策難、多能協同復雜、設備運維被動等痛點,打造起實現安全、高效、綠色、智慧發電的關鍵支撐。
為促進跨專業、全產業鏈的智能化協同與創新應用開發,國家能源集團基於開放共享模式,結合發電產業多場景、高復雜度、強專業性的特點,通過“場景驅動、分步實施、自主可控、生態共建”的推廣路徑,以“業務需求牽引、場景深度融合、自主可控保障”為核心,分試點驗証、規模推廣、生態共建三個階段推進“擎源”大模型的共享,通過重點開展內部場景驗証與模型優化夯實技術基礎,將逐步向產業鏈合作伙伴開放API接口,構建開放的發電行業大模型生態體系。
“我們將聚焦核心場景解決方案,分層推進應用落地,重點推廣首批發布的13個場景和后續計劃打造的典型核心場景,統一構建標准化數據集、通過實時數據反饋與專家經驗注入,實現模型月級迭代更新等。向產業鏈開放API接口與工具鏈,聯合高校、院所、企業等各類研發單位,攻關多模態融合、科學計算應用、小樣本學習等關鍵技術,重點培養‘AI+能源’復合型人才,實現大模型技術與發電業務深度融合,推動生產效率提升、運營成本優化及低碳轉型加速。”對“擎源”大模型下一步建設,國家能源集團科技信息部數字資源處經理閆計棟介紹。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