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首條聲紋棧道揭幕 科研成果轉化添彩黃龍蘭花季


6月26日,隨著世界首條聲紋棧道揭幕及系列科研成果在阿壩州黃龍景區發布,“2025黃龍蘭花季”系列活動迎來新高潮。本次活動以“蘭韻鈣華·聆聽自然”為主題,通過“線上科普直播+線下體驗升級”的創新模式,向公眾立體呈現黃龍世界自然遺產地的科研價值與生態魅力,樹立生態保護與文旅深度融合的新標杆。
多維視聽盛宴:科普直播賦能“雲游”黃龍
本次蘭花季以“大咖講黃龍故事”科普直播貫穿始終,邀請四川省地質環境調查研究中心高級工程師劉馨澤深度解密“黃龍鈣華演化成因”,揭開黃龍鈣華奇觀的形成密碼。活動期間,福建農林大學副教授翟俊文帶領觀眾“尋幽黃龍蘭花”,生動展示景區內正在盛開的30余種蘭花的生存智慧與生態價值。同濟大學副教授許曉青則引領公眾“聆聽鳥類的聲音”,開創自然聲景科學傳播的新范式。文旅推介官全程實景導覽直播,為線上觀眾帶來沉浸式“雲游”黃龍體驗,有效擴大活動影響力。
重磅成果發布:科研賦能保護與文旅創新
在成果發布會環節,黃龍世界自然遺產地系列叢書《高山植物精靈 黃龍蘭花》正式發布。該書由黃龍管理局和福建農林大學蘭花科研團隊精心編著,系統收錄黃龍保護地內分布的27屬80余種蘭科植物,詳細介紹其種類、生長環境、保護現狀及前沿科研成果。
同時,“黃龍有‘禮’”蘭花文創產品系列驚艷亮相。黃龍管理局和福建農林大學“福蘭科創”團隊以黃龍高山蘭花為靈感,推出“一眼萬年”與“蘭得遇見”兩大主題文創產品39種,其創意核心“蘭花熊貓IP”巧妙融合黃龍特色高山杓蘭與國寶大熊貓,展現自然與文化的和諧共生。產品涵蓋金屬/陶瓷冰箱貼、真絲絲巾、德化青釉茶具等,兼具藝術性、文化內涵與收藏價值。值得關注的是,該系列文創的部分收益將直接反哺蘭花生態保護,成功構建“以文促保”的可持續發展閉環。
聲紋棧道揭幕:沉浸式體驗自然“聲”命力
作為活動壓軸亮點,在同濟大學研究團隊為期三年的“聲紋技術支持下黃龍國家級風景名勝區生物多樣性感知與智能協同保護研究”成果基礎上打造的世界首條聲紋棧道正式揭幕。聲紋棧道通過聲音展亭和數字展廳的形式,將聲紋監測數據進行整理和結構分析,根據物種識別成果、時空分布規律、鳥類多樣性概覽等方面展開黃龍地區的鳥類聲紋識別結果宣傳,對黃龍景區內活躍度高的5種主要典型鳥類進行科普,包括橙翅噪鹛、灰鹡鸰、戴菊、紅尾水鴝、白頂溪鴝,詳細介紹其形態特征、叫聲、習性、生境、鳴唱聲紋特征、分布范圍等,讓游客深入了解這些黃龍常見鳥類。
團隊聯合廣州聆動生態技術有限公司打造數字展亭,用互動式媒體、聲音交互裝置、AIGC虛擬生成技術、聲紋蝕刻等,在聲音記錄的59種鳥中提取18種鳥類聲音進行展示,實現將鳥鳴轉變為“可看、可觸、可帶走”的自然密碼,讓游客在體驗自然美景的同時,學習到關於鳥類及其聲紋的知識,增強生態保護意識。
本次黃龍蘭花季緊緊圍繞阿壩州委“研學之州”建設,以蘭花為媒,通過開展生態科普、自然研學等特色項目,為游客帶來獨特賞花體驗,進一步深化文旅融合,推動科研成果高效轉化,為黃龍建設世界級旅游景區注入強勁動力。(成蘇蘇)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