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經濟·科技

前5個月我國內河貨運量超20億噸 暢通“大動脈”通達江海

2025年07月06日08:41 |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222
小字號

原標題:前5個月我國內河貨運量超20億噸 暢通“大動脈”通達江海

記者從交通運輸部了解到,隨著內河航道能力的提升,今年前五個月,我國內河貨運量超過20億噸,同比增長近4%。

預計到今年年底

我國將新增高等級航道裡程900公裡

內河航運是橫貫東西、連接南北的重要通道。今年以來,我國正加快內河航道建設。

在長江干流中的荊江河段,正在進行航道整治二期工程的水下施工作業。荊江河段雖僅佔長江干線航道的八分之一,但長江迂回曲折繞了16個大彎,水淺灘多,來往船舶易擁堵,限制了航道通行能力。今年年底航道整治工程結束后,枯水期水深將提升0.5米以上。

據測算,該航道水深每提升0.1米,5000噸級貨船可增載約150噸貨物,利潤可提高約12%。

長江宜昌航道工程局 荊江航道整治二期Ⅱ標項目黨支部副書記 劉曉穎:工程建設完成后,荊江河段枯水期的航道維護水深將從之前的3.5到3.8米提升至以后的4.5米,船舶噸級也將從3000噸級提升至將來的5000噸級,通航潛力將得到極大釋放,進一步降低長江航運物流成本。

今年以來,隨著長江、西江、京杭運河有關工程加快推進,預計到今年年底,我國將新增高等級航道裡程900公裡。

江海直達拓航線

降本增效強活力

隨著我國內河航道網絡體系不斷完善,我國大力發展江海直達、江海聯運,通過優化長江、西江等干線江海聯運體系,發展一批重點聯運港口,培育一批品牌航線。

交通運輸部數據顯示,去年長江干線的江海聯運量達到了15.6億噸,約佔長江干線總運量的40%。

這兩天,在寧波舟山港老塘山五期碼頭,工作人員將一周前從江蘇南通抵達的“江海直達13輪”上的化肥轉運至外輪上,它們將直接出口巴西。隨后該船舶將再度啟程前往約45公裡遠的舟山大魚山碼頭,裝載超萬噸的硫黃運往江蘇鎮江。這一卸一裝,無縫銜接,讓大宗商品的周轉速度得到了大幅提高。

舟山弘通航運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 楊帆:以往大船難進江,小船難出海,我們運輸貨物需要換船,一趟約15天到20天。現在同一艘船舶完成由江入海運輸全程,這種模式一趟下來隻需10天左右,差不多能降低成本20萬元。

在舟山市港航與口岸管理局的信息中心,記者看到,江海直達船三角形的圖標密密麻麻地標識在長江干線以及長江入海口區域。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每天都有超20艘次江海聯運船舶靠港和出港,航線運行處於繁忙狀態。

截至目前,舟山已開通江海直達航線10條,船隊規模23艘,形成全國最大規模的特定航線江海直達船隊。舟山市港航和口岸管理局的數據顯示,1至6月,浙江自貿試驗區舟山片區江海直達實現貨物吞吐量256萬噸,同比增長11.3%。

今年,浙江自貿試驗區舟山片區的江海聯運還將開拓以湘江、資水等為主的內陸河流聯運的區域,把現有的江海聯運,拓展為江海河聯運體系,為內陸城市原材料進江、產品出海提供更高效低成本的物流通道。

舟山市港航和口岸管理局副局長 曹軍:未來我們將拓展更多的長江港口節點,並依托於這些節點,探索“江海直達+內支流”的江海河聯運新模式,這相當於在打通長江物流大動脈的前提下,打通內河航道“毛細血管”。

我國電子航道圖發布裡程

超過9950公裡

記者從交通運輸部了解到,今年以來,我國智慧航道建設取得了明顯成效,全國電子航道圖發布裡程超過9950公裡。

電子航道圖是利用計算機、地理信息等技術,將航道各類信息制作成標准化的數字地圖,不僅可實時顯示航標、水深等航道要素,還能提示臨過河建筑物信息。

目前,長江干線電子航道圖與京杭運河蘇北段、贛江、漢江等支流航道以及長江口電子海圖實現了互聯互通。長江水系電子航道圖發布裡程已拓展至5606公裡。

蕪湖華渝航運有限公司“華渝騰飛”號船長 張佩成:紙質航道圖更新慢,使用起來也不方便,還要像翻書一樣翻來翻去,它不像現在電子航道圖,基本上都會實時更新。

如今,這張長江電子航道圖為“底圖”,海事部門打造了智能管理平台,提升執法精准度與海上應急處置能力。

武漢海事局青山海事處工業港海巡執法大隊副隊長 林偉鑫:如果我們接警以后,運用電子航道圖能夠准確地第一時間找到事故船或落水人員的落水位置,迅速向周邊的應急救助力量發布信息,達到快速救助的效果。

交通運輸部水運局數據顯示,截至目前,我國電子航道圖發布裡程超9950公裡。江蘇、浙江等地實現了船舶過閘“一次申報、一鍵過閘、一體調度、一屏管控”,智慧航道建設初步實現了“一圖聯江海”“一鍵過船閘”等新的突破。

交通運輸部水運局副局長 郭青鬆:力爭到2030年實現全國高等級航道電子航道圖覆蓋率達到85%,內河貨運量、貨物周轉量在綜合交通運輸體系中的佔比進一步提升。

(責編:王連香、申佳平)
關注公眾號:人民網財經關注公眾號:人民網財經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