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經濟·科技

逐綠向新 海事服務跑出加速度

記者 訾 謙
2025年07月13日08:22 | 來源:光明日報222
小字號

原標題:逐綠向新 海事服務跑出加速度

7月11日是我國第21個航海日,也是“世界海事日”在我國的實施日。隨著海洋強國建設的不斷推進,中國航海事業發展成就舉世矚目——擁有全球規模最大的海運船隊,建成了全球最大的世界級港口群,國際海運量佔全球近1/3……我國海洋經濟總量的持續攀升,為全球經貿的穩定發展注入了強勁動力。

在交通運輸領域,海事工作如同水上交通的“定海神針”,在保障安全、推動環保、促進經濟等方面發揮著關鍵作用。近年來,我國海事部門在科技賦能、綠色轉型、服務升級等方面取得的成就,持續提升著海事治理效能。

科技賦能,筑牢安全防線

在上海海事局船舶動態監控中心,巨大的電子屏幕上,全球主要航線船舶的實時位置與運行狀態一目了然。工作人員借助多屏調度系統,可高效查閱船舶信息,實現“千裡之外、一圖觀盡、一鍵直達”的水上動態全景監控。

“2024年以來,我們通過整合海事信息系統、勞氏數據庫等多源數據,搭建‘海事數據中台’與‘全球船舶動態監控系統’,實現對全球船舶流動態勢的實時掌握和深度解析。”中心值班員指著屏幕上的航跡圖介紹,在紅海航線多次遭遇地緣沖突擾動期間,這裡第一時間對中國籍和中資背景船舶進行精確標注和分類預警,為管理決策和企業航線調整提供有力數據支撐。

與此同時,浙江舟山港的船舶交通管理中心內,雷達屏幕上的船舶軌跡密集而有序。“去年底,‘阿空加瓜’輪和‘礦石天津’輪同時靠泊鼠浪湖礦石中轉碼頭,我們通過VTS(船舶交通服務系統)實時調度,創下全球首次兩艘40萬噸礦石船同時靠泊同一碼頭接卸作業的紀錄。”舟山海事局船舶監督處處長庄肅曉表示,得益於口岸開放帶來的硬件升級與通關效率提升,今年以來進舟山港的國際航線船舶超4700艘。

如今,在數字化浪潮下,海事監管正向“智慧防控”轉型。交通運輸部相關負責人表示,各地海事部門將繼續以數據為紐帶,整合技術手段,構建起覆蓋船舶航行全流程的智能防護網絡,提升航運全要素、全鏈條數字化水平。

綠色轉型,守護藍色家園

“看,那就是我們的新能源客船‘珠江王子號’!”廣州海事局內港海事處副處長宋騰飛指著珠江東河道上的一艘三層游輪對記者說,珠江游航段是我國運營規模最大、航行最密集的新能源客船航段,目前營運電池動力客船9艘,今年底還將新增4艘新能源船舶投入運營,新能源客船的運營佔比將提升至1/3。

據宋騰飛介紹,為了把珠江游打造成為展示中國綠色航運經驗的窗口,廣州海事局還建立了專業的垃圾管理體系,船舶生活垃圾回收率達100%,真正實現低碳、環保、零排放。

在海南洋浦國際集裝箱碼頭,每當輪船靠泊后,碼頭工作人員和船員熟練地為船舶接上岸電,以滿足靠泊運行需求。

“以往,輪船在港區待班,燒柴油提供電力,會排放不少二氧化碳,還存在噪聲污染風險。”海南海事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得益於基礎設施的完備和船舶使用岸電優先靠離泊等制度的激勵,洋浦國際集裝箱碼頭岸電接電量從2021年的0.7萬千瓦時快速增長至2024年的226萬千瓦時,該碼頭也成為海南首個實現泊位岸電全覆蓋的公共碼頭。

航運業綠色轉型是達成碳中和目標的關鍵環節。交通運輸部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交通運輸部將繼續打造綠色航運新生態,加快完善綠色航運政策體系,健全碳排放監測核算標准,推進新型動力技術裝備研發,完善綠色能源加注產業鏈,加快新能源清潔能源船舶規模化應用,推動國際綠色航運走廊建設,促進全球航運減排。

服務升級,釋放航運活力

在海南國際船舶登記管理局辦事大廳,海南源海國際海運有限公司總經理段福琴手持“源海澤達”輪所有權証書感慨道:“用船舶技術參數証明替代傳統檢驗材料,當天就辦完登記,特別快。”

據悉,這艘1.5萬載重噸的集裝箱船是全國首艘以技術參數証明辦理登記的國際船舶,按傳統流程,企業需提交厚厚的船舶檢驗証書原件,如今一份技術參數証明即可完成申報。“就像用電子身份証替代紙質証件,效率提升不止一倍。”登記服務處經辦人李芳草表示,全程電子化流轉讓材料審核時間縮短了60%。

舟山的服務升級同樣亮點紛呈。作為國際最大船舶修理改裝基地,舟山年修船量佔全國40%以上,外輪修理量佔全球20%以上。為破解錨位緊張難題,舟山海事局推出《錨位預約提質增效16條舉措》,將270個錨位納入“海事通”App公開預約,通過“排隊候補”“碎片化插空”等機制提升效率,為前來修造的外籍船舶清艙作業節省大量時間,持續為企業降本增效。

海南、舟山等地的實踐,正是服務升級釋放市場活力的生動注腳。如今,上海、浙江、廣東、海南等地的航運企業數量不斷增加,港口貨物吞吐量持續攀升,有力地推動了當地經濟的發展,也為我國航運業在國際市場上贏得了更強的競爭力。

交通運輸部海事局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海事部門將繼續深化“放管服”改革,聚焦航運企業全生命周期需求,以更優服務激活航運經濟活力,助力打造世界一流航運樞紐。

(責編:孫紅麗、楊迪)
關注公眾號:人民網財經關注公眾號:人民網財經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