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割草機器人海外“種草”


在全球機器人市場的激烈角逐中,國產割草機器人正以強勁勢頭崛起,成為海外市場備受青睞的新星。今年以來,九號公司、科沃斯、格力博、大葉股份等國內機器人及園林設備制造企業業績亮眼,智能割草機海外銷售成為驅動增長的重要引擎。
市場數據印証了這一熱潮。格力博、九號公司等中國品牌產品已成功打入德國、意大利、法國等30余個國家和地區市場。2024年,科沃斯割草機器人海外收入和銷量同比分別激增186.7%和271.7%。科沃斯歐洲負責人安忠君透露,今年科沃斯歐洲市場銷量有望較去年實現翻番。
在歐美國家,精心打理的草坪是家庭的“門面”,承載著主人的審美與社交需求。不過,這片“綠色客廳”的維護曾是耗時耗力的家務。
自20世紀70年代起,汽油動力割草機開始成為庭院維護的常用工具。然而,伴隨環保理念深入人心和生活節奏日益加快,傳統割草機已難以滿足現代需求,智能割草機器人由此迎來發展契機。
有分析指出,歐美郊區住宅普遍擁有開闊庭院,人口密度低,智能割草機器人能顯著節省人力、時間與開支,可應對不同坡度與復雜障礙場景。強大的適應性疊加人口老齡化加劇、生活節奏提速、戶外休閑需求增長等因素,共同推升割草機器人的市場需求。行業預測顯示,到2028年,全球割草機器人市場規模將攀升至40億美元左右。
面對這個巨大的市場,國產割草機器人何以“出圈”?精准適配是關鍵。
業界人士分析認為,中國產品能夠深度洞察客戶差異化需求,提供定制化解決方案。無論是普通的草坪,還是形狀各異、草種繁多的復雜區域,都能提供精准高效的修剪方案,滿足用戶的個性化要求,讓每一次修剪近乎是藝術的呈現。比如,一位名叫奎爾的歐洲用戶就對中國產品贊不絕口。作為一位資深“愛草人士”,奎爾多年來使用了多款世界各國生產的割草機,中國產品讓他最滿意。他在社交媒體上寫道:“它能做到不留死角,而且割出來的草坪條紋非常漂亮。”
“你需要什麼我就造什麼”的底氣,源於持續躍升的創新能力。以格力博為例,其自主研發的第三代割草機器人採用的是“RTK”(實時動態載波相位差分技術)厘米級衛星定位與慣導系統。這是一種較新的衛星定位測量方法,能結合多傳感器融合技術,突破傳統電磁感應路徑的局限。此外,該產品創新性的智能算法還能根據場地特征動態調整作業模式,在降低草皮損傷率的同時,提升能源效率,延長續航,並能在無網絡環境下完成智能判斷,保障用戶數據隱私。
不止於割草機,從電熱毯、智能手機到“新三樣”,中國智造正多點開花,揚帆海外。眾多中國企業在規模壯大的同時,日益強化自主研發能力,知識和技術密集型產品在出口中的比重不斷提升,推動中國以勞動密集型產品為主的傳統外貿結構加速轉型。
在開放發展的進程中,一大批國內企業逐步掌握了先進技術和管理經驗,熟悉了國際市場規則與標准。此次割草機器人的海外走紅,正是海外市場需求與本土創新動能同頻共振的成果,成為中國制造業向全球價值鏈高端攀升的生動注腳。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