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銀行:堅定不移走好中國特色金融發展之路 以金融活水潤澤八閩大地


金融是現代經濟的核心,是國民經濟的血脈。
旗幟引領方向,行動詮釋擔當。在八閩大地高質量發展的征程中,交行人始終胸懷“國之大者”,守正創新、篤行實干,在服務實體的土壤裡深耕,在造福民生的答卷上落筆。
破解堵點 回應時代科技創新之需
科技創新是金融支持實體經濟的重要著力點。交行充分認識到科技型中小企業在推動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培育新質生產力中的關鍵作用,將服務科技型企業作為戰略重點,革新科技金融服務模式,通過構建差異化的信貸審批機制、風險定價模型和考核激勵機制,破除“唯抵押、唯財報”的傳統束縛。在福建,為破解科技型企業“輕資產、缺抵押、融資難”困境,交行創新推出“科技通”專屬金融服務方案,為科技型企業量身定制“科創屬性”評價體系,實現對科技型小微企業“短頻快”金融服務需求的快速響應。
祥鑫股份有限公司扎根福建閩侯,是一家專注於高性能合金材料及精密部件研發、制造的前沿科技企業,致力於新能源、電池等領域關鍵材料的國產化突破與產業化應用,其研發生產的核心產品憑借卓越性能填補國內多項技術空白。在伴隨企業發展的過程中,交行不斷創新服務模式,滿足企業各階段所需。
“與交行的合作,最初也是從抵押等傳統模式開始的。后來銀行的團隊不斷地走進我們,和我們一起研討業務發展戰略,通過這種碰撞,現在他們更‘懂’得我們這種科技型企業的發展堵點,也能及時調整服務模式來配合我們的需求。比如,交行近期為我們匹配了知識產權質押業務,讓我們在轉型升級的過程中獲得了更多的金融活水,使我們得以更快地發展。”祥鑫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黃禎榮表示。
創新模式 增添人民生活幸福成色
金融發展為了誰,依靠誰,誰受益?這是走好中國特色金融發展之路的根本性問題。交行廈門分行堅持“金融為民”,以廈門成為全國首批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示范城市為契機,聯合廈門市發改委共建“信用信息金融開發應用實驗室”,打破政銀企數據壁壘,構建覆蓋醫療健康、新市民消費、科創企業等領域的“信用+”場景化服務模式。
在醫療資源緊張的現狀下,“信用+醫療”創新模式為緩解就醫難題提供了有效解決方案。交行廈門分行基於當地個人信用“白鷺分”等數據,迭代優化“信用就醫”產品,通過“先診療后付費”的模式,簡化就醫繳費環節,緩解患者資金壓力,目前已實現全市62家公立醫療機構全覆蓋,患者可享最高2萬元信用額度,繳費耗時縮短至1分鐘。不久前在廈門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就醫的陳先生表示:“當時醫生說要立即住院,家裡近期正好有一筆大額支出,手頭現金一時周轉不開。”正當他為住院費用發愁時,經窗口工作人員的推薦,抱著試一試的心態申請了交行“信用就醫”產品,獲批15000元額度,並當場通過信用就醫額度支付了11522元的費用。如今康復出院的陳先生說:“全程在手機操作,省去了籌款和排隊的時間,真的解了我的燃眉之急。”
此外,這一信用創新模式同步延伸至消費領域,交行廈門分行整合實驗室對接的新市民綜合評分、醫保社保、不動產信息等多維數據,打造屬地特色消費貸產品“白鷺消費貸”,滿足新市民群體在安家、職業發展、生活過渡等不同階段,對於家電購置、房屋裝修、職業技能培訓、教育學費、日常消費等應用場景的金融需求。來廈工作近7年,好不容易攢夠首付買房的新市民蘇先生最近為新房裝修的錢犯了愁,在看到交通銀行推送的“白鷺消費貸”相關宣傳后,蘇先生在手機APP上提交了貸款申請,“交行給了我20萬元的授信額度,而且隨借隨還、靈活方便,利息對我來說不算什麼大負擔。”蘇先生深感金融服務的人性化,對於未來,他有著自己的理想規劃,“預計年底能搬進新家,住上新家就真正在這裡扎了根,將來還准備把父母接到廈門來一起住。”
精准施策 共繪鄉村全面振興畫卷
農業強國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根基。作為國有大型商業銀行,交行精准施策構建鄉村振興金融服務體系,推動金融活水持續精准澆灌“三農”沃土。寧德黃魚貸、平潭鮑魚貸、漳州水果貸、武夷山岩茶貸……交行福建省分行深入田間地頭、漁港車間精准調研,依托“一縣一品”策略與數字金融利器,充分運用信用、擔保、抵押等多種融資方式,讓山貨“出山”、海產“進城”,助力閩地特色產業進一步壯大。
南平武夷山間,晨霧繚繞的生態茶園青翠欲滴。交行福建省分行“茶鄉服務小隊”深入走訪,發現茶企在春茶集中收購和制茶設備升級時面臨巨大資金壓力。“茶青不等人,資金周轉慢一天,好茶就少一批。”資深茶人魏某稱。分行迅速響應,創新推出“岩茶貸”,靈活匹配茶葉生長周期,以訂單、存貨或品牌價值為依托提供融資。茶農李某在自家初制廠裡,通過“交行興農e貸”App掃描茶園權屬証明,獲批貸款。“這速度,比第一泡茶出湯還快。”他摸著新購置的智能搖青機表示,“設備升級了,今年這泡‘岩骨花香’,滋味更足,底氣更硬。”
簡化流程 促進貿易投融資便利化
福建,地處東海之濱,得改革開放風氣之先。交行依托深厚的跨境金融服務積澱、廣泛的境外機構網絡布局,積極擴展國家便利化政策惠及面,優化業務流程,為真實合規的跨境人民幣業務提供一站式優質金融服務,助力企業提升資金使用效率,增強跨境人民幣業務服務實體經濟能力。
福州開發區新電燃料有限公司是一家民營大宗商品貿易企業,隨著企業快速發展,其向境外融資需求也逐漸變多。過去,該公司收到人民幣外債后,公司財務人員辦理人民幣外債境內支出時,需逐筆提交合同、發票等証明材料,且經辦人員頻繁往返銀行,流程繁瑣,效率受限。交行福建省分行基於對企業經營狀況及誠信合規情況的綜合評估,並依據《福建省銀行外匯與跨境人民幣業務自律機制優質企業跨境人民幣業務便利化實施方案》,針對其人民幣外債境內支付“筆數多、金額小”的特點,精准施策,協助企業開通了“企業網銀批量劃款功能”。該方案有效免除了企業逐筆提交交易背景資料的負擔,大幅簡化了操作流程。通過持續提供便利化服務,交行成功助力企業有效提升了人民幣外債資金境內使用的便捷性與效率,為企業生產經營降本增效提供了有力的金融支持。
金融活水涌,經濟浪潮興。交行始終與時代同頻共振,精准支持實體經濟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以金融為筆譜寫高質量發展新篇章,為金融強國建設持續貢獻力量。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