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力中國調研行 | 曾經的“空心村”憑啥涌現“千家店”


齊氏布藝加工廠裡展示的窗帘布。劉天亮攝
走進江西德興市新崗山鎮體泉村齊氏布藝加工廠,縫紉機針頭在布料上快速跳躍,“嗒嗒嗒”聲不斷……打包區,工人們加緊把一塊塊制作好的窗帘布裝進快遞袋。
在村裡,像這樣的布藝加工廠還有20多家,此外還有1500多家網店,全村布藝等產品年銷售量高達2.5億元,體泉村成為遠近聞名的富裕村。
在齊氏布藝加工廠,員工在生產窗帘布。周歡攝
“你可能想不到,十幾年前體泉村還是個‘空殼村’。”齊氏布藝加工廠負責人齊慧東說,嬗變的故事還得從他講起——“2016年初,我和幾個村民一起辦廠,做窗帘布,開了全村第一家淘寶店。”
場地小、人少、管理不規范……起初,齊慧東的窗帘生產和電商銷售都不好做。后來,鎮裡利用閑散土地在村裡建了一個電商創業園,齊慧東入駐,還享受了優惠條件,生意立即就有了起色,“進來第一年銷售額就達到了600萬元,第二年就實現了電商產供銷一條龍。”
在齊氏布藝加工廠,員工在生產窗帘布。周歡攝
在齊慧東的示范帶動下,體泉村的布藝加工廠、網店如雨后春筍般冒出,原材料加工、包裝設計、轉印上下游產業鏈日漸完善,形成了“線上銷售+個性化定制+快遞”的特色門帘產業,窗帘、門帘、圍裙、桌布、挂畫等各類布藝產品暢銷全國各地。
在齊氏布藝加工廠,員工在設計窗帘布。周歡攝
布藝產業直接帶動了1000多名村民就業。“工作就在家門口,一個月工資五六千,還穩定,這好事,上哪找都找不到!”在齊氏布藝加工廠上班的村民汪仙梅說。
在體泉村電商創業園,老師在為布藝廠員工上課。周歡攝
如今,村裡還不定期舉辦電商培訓課程,邀請業內專家授課。“緊跟電商發展趨勢,培養電商人才。目前,我們從年輕黨員、返鄉創業青年、農村大學生中培養出32名‘電商創客’。”村支書鄭建新說。(人民日報客戶端江西頻道 劉天亮 周歡)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