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賣格局躍遷 專家:激活消費與就業良性循環


近期,在平台模式創新與市場充分競爭的共同促進下,傳統電商、外賣行業呈現出了新的發展趨勢,受到各界關注。7月15日,“新型服務業電商發展與促進就業”專家座談會在北京舉辦。與會專家學者,商家、平台和騎手代表認為,新型服務業電商的蓬勃發展帶來巨大的市場增量,大幅度增加了消費的密度,讓全鏈條受益,形成了新的良性循環。
“一心飯團”創始人孫菲表示,媒體最近在炒作“外賣大戰”,但是從商家角度來看,這不是一場“大戰”,而是一場變革,變革就會帶來機遇。“國家釋放了拉動消費的重大政策信號,又趕上了平台發展的紅利,這會讓這個鏈條上所有人都有新的機會,這是我們這一代創業者的機遇。”
“萬家早安”餐飲負責人趙漢杰稱,這兩個月的訂單量和總收入都有30%的增幅。隨著訂單增加,每個門店大概要增加1到2個人員的配置,目前在北京有50家門店,整體需要增加50到100位員工。他說,今年前半年增加了17家新店,根據目前市場行情,下半年會有增加20到30家新店的計劃,每一家門店大概需要5到6名的人員,這樣還能再解決100多人的就業。
座談會邀請了騎手代表。餓了麼北京合生匯站的騎手王志強說,原來站點每天訂單大概是4000多單,這兩個月以來增長到了9000單,騎手數量也從100人增加到了150人左右。新增的騎手中,有一部分是暑期工,還有一些是原來的老騎手看到行業好起來了又回來跑單。“騎手們的收入增加了,感覺很充實很滿足,再加上政府、平台給了福利保障,包括平台的暖心餐,夏天社區還給發雪糕、西瓜等措施都讓我們更加踏實。我們相信,越努力,越賺錢,越幸福!”
北京市社會科學院副院長楊偉國表示,新型服務業電商正在推動新消費模式的形成,在任何地方都能享受消費服務,極大地提升了便利性。通過平台之間的競爭,大幅度增加了消費的密度。例如,過去因不便利而未實現的深夜消費,現在通過外賣等機制得以實現,有效增加了消費市場的“稠密性”。在消費服務領域,由於場景的復雜性,一定會增加就業水平,包括騎手、站點和門店等,就業和收入的增長會進一步促進消費,形成一個良性循環。
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勞動經濟學院中國新就業形態研究中心主任張成剛表示,此次以淘寶閃購為代表的電商業態創新,通過平台自身投入,刺激了消費,效果立竿見影,平台、商家數據向好,騎手收入增長,信心得以激發。外賣領域存在平台生態用工的乘數效應,隨著單量的突破,整個生態系統崗位增加,包括門店、前置倉、分揀工人、平台客服等,產生大量就業機會。隨著新業態市場構建涉及供應鏈深度融合、技術升級、管理升級,隨著市場效率大幅提高,員工能力也將得到進一步提升。
中國人民大學勞動人事學院中國就業與民生研究院副院長周廣肅認為,發展新型服務業電商是促進高質量充分就業的重要方式,包括閃購直接帶動騎手就業、拉動商戶端就業、帶動上游生產制造、物流倉儲等全產業鏈就業、創造新型職業,以及帶動重點群體就業。經調研發現,閃購模式下,就業質量也在提升,騎手收入有所提升,對平台評價也趨向正面。但也需要優化對騎手職業的社會認知,避免污名化,認識到騎手工作的多樣性和自主選擇性。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 創歷史新高!上半年全國鐵路發送旅客22.4億人次
- 人民網北京7月17日電 (記者王連香)記者從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下稱國鐵集團)獲悉,今年以來,鐵路部門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持續深化運輸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強旅客運輸組織,豐富客運產品供給,不斷提升旅客運輸能力和服務品質,保障旅客平安便捷溫馨出行,2025年上半年,全國鐵路累計發送旅客22.4億人次、同比增長6.7%,創歷史同期新高。 在旅客運輸能力方面,統籌運用高速鐵路和普速鐵路資源,用好渝廈高鐵重慶東至黔江段、重慶東站、日照站等新線、新站能力,新投用復興號動車組121標准組,客運能力不斷提升,上半年全國鐵路日均開行旅客列車11183列,同比增長7.5%。…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