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經濟·科技

回歸安全本質 充電寶行業迎來“破卷”時刻

袁傳璽
2025年07月18日09:11 | 來源:証券日報222
小字號

原標題:回歸安全本質 充電寶行業迎來“破卷”時刻

根據標准化工作的總體安排,工信部於6月19日將申請立項的包括《移動電源安全技術規范》在內的17項強制性國家標准計劃項目予以公示,並公開征集意見。公示期為一個月,7月18日截止。制定的強制性國家標准將對包括充電寶在內的移動電源設置更嚴格的技術標准。

工信部信息通信經濟專家委員會委員盤和林對《証券日報》記者表示,移動電源管理相關政策的提出,有助於提升行業門檻,推動充電寶行業從野蠻生長走向規范化與標准化。新制定的強制性國家標准也將促使行業競爭從價格戰轉向技術、品質與品牌競爭,加速淘汰不合格產品和企業,推動產業升級。

行業內卷致使亂象叢生

2025年5月31日,某航班起飛后15分鐘,一名旅客攜帶的相機電池和充電寶突然冒出煙霧,金屬機身內潛藏的能量瞬間化為威脅全機安全的隱患。

這絕非個案。中國民航科學技術研究院危險品中心實驗室主任楊強表示,僅2025年上半年就發生15起類似事件,同比激增約一倍。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的抽查結果更令人觸目驚心:在近期抽查的149批次移動電源中發現有65批次產品不合格,不合格率佔比達43.6%。

充電寶緣何頻發安全事故?深入剖析,行業“內卷”下的惡性競爭是深層誘因。

天眼查App提供的數據顯示,2010年至2020年,移動電源企業新增注冊數量保持高速增長,其中,2019年、2020年兩年新增注冊企業數量超過2000家,此后,行業新增企業注冊數量銳減,2024年行業新增企業注冊數量僅為53家。

在這個過程中,充電寶企業之間大打“價格戰”已經成為公開的秘密,企業不得不在成本上做減法。

根據真鋰研究院的分析數據,一枚安全可靠的優質電芯成本約為40元至50元。加上電路板、外殼、封裝等其他物料,一個充電寶的基礎物料清單成本至少在50元至60元。若計入研發、檢測及渠道費用,終端售價低於100元的產品幾乎不存在合理利潤空間。

為維持利潤率,一些企業採用未列入白名單的低價電芯。某充電寶代工廠負責人向《証券日報》記者透露,此類電芯正極材料雜質超標,熱失控風險提升數倍,直接導致充電寶在過充時易產生鋰枝晶刺穿隔膜,引發短路起火。

日前,深圳羅馬仕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羅馬仕”)、安克創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安克創新”)等就是因使用電芯供應商安普瑞斯(無錫)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安普瑞斯”)生產的問題電芯不得不召回超120萬台充電寶產品,相關型號被列入“黑名單”。

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質量發展局召回處一級調研員趙健表示,根據目前調查的情況分析,這次兩家企業實施召回的原因基本相同,都是電池在生產過程中混入了金屬異物,多次充放電使用后存在產品過熱甚至自燃的安全隱患。

更令人憂心的是,“部分廠商通過‘貼牌3C認証’逃避監管——消費者雖看到外殼認証標志,內部電芯卻被偷梁換柱。”香頌資本董事沈萌向《証券日報》記者表示。

值得警惕的是,記者也在電商平台看到,充電寶的價格從20元到數百元不等,大量幾十元的產品充斥市場。各大二手平台甚至涌入大量低價充電寶,有商家宣稱“機場查收”“安檢尾貨”。

產業格局重塑

這場由電芯引發的行業地震,正在重塑充電寶產業格局。

7月6日凌晨,羅馬仕發布“關於停工停產放假通知”,宣布自7月7日起停工6個月。

在供應鏈方面,電芯供應商安普瑞斯因74張3C証書被集體撤銷,部分產線自6月下旬停擺,其新成立的芯派新能源(無錫)有限公司更在成立僅18天后便申請簡易注銷。

連鎖反應下,安克創新、小米、酷態科、品勝、倍思科技、飛毛腿、飛利浦、愛國者等眾多品牌的多個型號的移動電源3C認証,也同樣被暫停或撤銷。

面對危機,頭部企業選擇以技術升級重塑競爭力。安克創新方面表示,今年年初,公司成立了一個近50人的電芯專家團隊,團隊會聯合供應商共同審核每款電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方案。同時,公司投資2000多萬元成立了電芯實驗室,目的是做電化學層面的檢測。

7月6日,充電寶企業深圳市綠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發布消息稱,即日起至2025年8月5日,推出“充電寶以舊換新計劃”,可用無3C標識的綠聯科技充電寶五折更換合規產品。

與頭部企業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中小廠商正面臨生死考驗。記者採訪了解到,目前市面上或消費者手中仍存在大量的充電寶未取得3C認証,美團等一些主流共享充電寶平台提供的產品亦存在無3C認証標識的情況。

廣州艾媒數聚信息咨詢股份有限公司CEO張毅對《証券日報》記者表示,中小企業在新標准下,因資金有限,面臨3C認証及相關合規成本壓力,研發和品控能力不足,或難以滿足要求,因此在市場競爭中處於劣勢。

真鋰研究院創始人墨柯在接受《証券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這次危機可以視為行業從無序發展跨向品質競爭的一個分水嶺。短期來看,忽略品質的小規模商家將逐步退出市場﹔從長遠來看,促進技術創新和產業升級,有助於提升整個行業健康發展水平,增強消費者對產品的信任度。”

加速規范發展

近年來,隨著移動設備普及率攀升,充電寶市場呈現爆發式增長。中研普華研究院發布的數據顯示,預計到2029年,中國移動電源市場規模將進一步增長至10.87億美元,全球佔比也將有所提升。

墨柯表示,未來,充電寶行業重建消費者信任仍需較長周期,企業必須從“價格戰”轉向“品質戰”。

一方面,政策監管持續收緊,加速行業合規良性發展。

早在2023年,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發布公告稱,自當年8月1日起對鋰離子電池和電池組、移動電源實施3C認証管理。自2024年8月1日起,未獲得3C認証証書和標注認証標志的,不得出廠、銷售、進口或者在其他經營活動中使用。

今年工信部又進一步嚴格安全監管,《移動電源安全技術規范》即將推出。

一系列政策的出台與近日民航局發布的“自6月28日起,禁止旅客攜帶沒有3C標識、3C標識不清楚、被召回型號或批次的充電寶乘坐境內航班”等規則共同形成政策閉環,前者從生產源頭筑牢質量防線,后者從流通環節強制淘汰不合格產品。

另一方面,產業鏈上下游企業需提升技術門檻,增強核心競爭力。

安徽安孚電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表示,在產品規劃方面,公司將持續深耕移動電源領域技術創新,未來計劃推出全固態充電寶等產品,進一步提升充電寶產品的安全性及用戶體驗。

安克創新已於6月18日與全球消費鋰離子電池領域領先企業新能源集團(ATL)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安克創新將把ATL作為充電寶核心電芯供應商,從ATL鎖定採購首批4500萬片高能量密度鋰離子電芯。

在消費端,3C認証已經成為消費者購買充電寶時考慮的核心因素。京東平台數據顯示,新規發布后一周,3C認証充電寶搜索量增長180%,銷量前十品牌認証覆蓋率均超90%。

“那些能夠將合規成本轉化為技術優勢、將政策壓力轉化為創新動力的企業,終將在行業洗牌過程中脫穎而出。未來,隨著半固態電池等新技術的發展,充電寶行業或將迎來更深刻的變革,但不變的是消費者對安全與品質的永恆追求。”張毅表示。

(責編:羅知之、陳鍵)
關注公眾號:人民網財經關注公眾號:人民網財經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