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經濟·科技

2025新能源智能汽車新質發展論壇上,專家建言——

“聰明車”必須是“安全車”

劉 垠
2025年07月18日09:15 | 來源:科技日報222
小字號

原標題:“聰明車”必須是“安全車”

“目前,圍繞智能化的全球汽車競爭已全面展開。我國L2級輔助駕駛滲透率已超過50%,在全球最高,泊車輔助駕駛技術在中高端車型的滲透率也超過20%。”在7月15日舉行的2025新能源智能汽車新質發展論壇上,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張永偉以數據闡明行業優勢。

結合企業動態判斷,張永偉認為,2030年及之后的兩三年,或將是L3、L4從試點走向規模化應用的窗口期。“既要立足現在,布局低成本、低階智駕技術,又要抓住時間窗口,加快布局或裝載高等級自動駕駛技術。”他強調,“如果慢下來,我們的優勢就可能被反超。”

2025年上半年,自動駕駛商業化迎來關鍵拐點,從“技術驗証”加速轉向“場景落地”。我國汽車產業在電動化階段成功實現換道超車,並在智能化領域取得終端先行優勢。如何鞏固擴大智能化發展優勢,成為與會嘉賓討論的焦點。

清華大學車輛與運載學院院長王建強教授說,智能汽車安全是國家發展的重大需求。我國道路交通場景復雜、事故頻發,提升道路交通安全日益迫切,而智能汽車技術是解決交通安全的關鍵核心手段。

“‘聰明車’必須是‘安全車’。”王建強認為,從整體來看,自動駕駛正從規則驅動與數據驅動向認知驅動演進,最終目標是構建一個具備人類腦推理特征、安全可驗証的高等級智能駕駛系統。

一汽研發總院副院長兼九章平台CEO周時瑩同樣提到,要做到真正的自動駕駛,安全是不可跨越的鴻溝。如何在保証安全的同時,又不會給車企帶來2—3倍的成本負擔,是一個較大挑戰。

整車企業代表通過分享各自在技術路線、生態構建方面的實踐,展示了新能源智能汽車的多元化發展路徑。

東軟睿馳汽車技術(上海)有限公司總裁兼CTO杜強提到,2025年,AI與汽車的融合正在觸發范式級突破。DeepSeek等技術普惠化加速汽車智能化升級。AI技術不僅重塑著汽車的核心競爭力,更深刻影響著用戶體驗,將成為決定未來汽車產業競爭格局的關鍵變量。

“中國是全球汽車的‘健身房’。”汽車零部件巨頭法雷奧中國首席技術官顧劍民說,中國的研發效率、研發能力領先全球。在中國,法雷奧團隊開發一個智能大燈產品只要8—10個月,而在歐美,開發同樣產品要兩年左右。

深圳中興微電子技術有限公司汽車電子營銷MKT副總經理魯東海說,從全球來看,中國汽車智能化走到了比較前沿的位置。“希望能在政策指引下,有序將整車廠及信息與通信技術企業聯合起來。”他建議中國車企扛起大旗,帶動產業鏈上下群策群力,共同推動中國汽車產業持續升級。

張永偉認為,未來,汽車產業要以更加開放的模式,鏈接更多智能化能力。同時,需要車企與算力、算法公司無縫鏈接,讓外部力量成為內化競爭力,讓跨界融合為中國汽車產業提供發展活力。

(責編:羅知之、陳鍵)
關注公眾號:人民網財經關注公眾號:人民網財經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