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經濟·科技

從田間地頭到深海重器 齊魯銀行以金融之力驅動產業向前

2025年07月28日16:23 | 來源:中國網財經222
小字號

原標題:從田間地頭到深海重器:齊魯銀行以金融之力驅動產業向前

在今天的山東,一股奔流的金融之力,正悄然改變著這片土地產業發展的底層邏輯。

從萊蕪田間地頭的姜蒜飄香,到東營碧海深處的“國之重器”﹔從商河紡織車間的“數字化出海”,到長清壓力容器產業的轉型升級——

以創新為犁,以服務為種,齊魯銀行深耕區域經濟沃土,為千行百業注入澎湃的金融動能。這家扎根山東的本土銀行,正以“一縣多品”的精准策略和“全生命周期”的陪伴理念,書寫著金融賦能實體經濟的生動篇章。

深耕沃土:特色金融澆灌鄉村振興“希望田”

在被譽為“中國生姜之鄉”的萊蕪,空氣中彌漫著新蒜初種的清香與生姜豐收的辛辣。在這片孕育著20萬畝生姜、年產量50萬噸的土地上,農戶們曾長期因缺乏有效的固定資產作為擔保方式,而面臨“融資難、融資貴”的困境。

為了讓當地的姜蒜產業不再受制於融資困境,齊魯銀行萊蕪支行精准把脈產業痛點,創新推出拳頭產品“姜蒜貸”,一舉破解難題。

該產品創造性嵌入濟南市融擔、支小支農擔保、山東省農擔等專業國資背景擔保機構,徹底解決農戶擔保難題﹔配套落實貼息貼保政策,將綜合資金成本壓縮至3%以內。

同時,“線上授信、快速審批”的“農戶E貸”“農耕貸”“蔬菜貸”等產品的同步推出,更如及時雨般滿足種植周期中的資金需求。截至2025年3月末,萊蕪支行累計發放“姜蒜貸”貸款0.81億元,顯著提高了農戶種植姜蒜的積極性。

齊魯銀行的金融“活水”更延伸至產業鏈上游:該行為萊蕪泰豐食品有限公司定制“泉信鏈+姜蒜貸”方案,不僅向其發放5900萬元貸款,更聯動支持上游種植戶1000萬元流動資金,構建起“多維度的融資服務”生態。

以金融助力農業產業振興,萊蕪並非個例。在“中國黃瓜之鄉”濟陽,齊魯銀行濟南濟陽支行也將金融創新寫入田間地頭——

面對曲堤黃瓜產業“農戶普遍面臨資金短缺、融資難的問題”,設立專門支持鄉村振興的曲堤支行,創新推出專項惠農貸款,累計為494戶農戶辦理惠農貸款2.88億元。

從平陰玫瑰到章丘廚具,從商河花卉到歷城草莓,齊魯銀行“一縣多品”戰略已在濟南十大農業特色產業集群全面落地。截至2025年3月末,累計支持農業產業客戶近1231戶,投放貸款9.33億元,以金融畫筆繪就了一幅生機盎然的鄉村振興畫卷。

智造引擎:全周期服務點燃科創企業“強動能”

在東營遼闊的海域上,威飛海洋裝備制造有限公司研發的國內首套淺水水下注水樹系統取得中國船級社CCS認証,並在南海成功安裝。

這項打破國外壟斷的技術,預計可增產原油5萬噸以上,對保障國家能源安全意義重大。而在研發初期這個充滿挑戰和不確定性的階段,是齊魯銀行東營分行以其敏銳的市場洞察力率先介入,提供關鍵信貸資金,讓該企業在該技術的研發過程中,成功攻克水下復雜環境中密封性、耐壓性等核心技術難關。

齊魯銀行對科技創新的支持遠非孤例。該行積極探索“技術攻關+產業化應用”路徑,自2023年以來,先后助力山東天瑞重工高效節能磁懸浮透平真空泵、煙台中集來福士新一代深遠海一體化大型風電安裝船等4項重大標志性成果轉化。

其中,濟南星輝數控機械科技有限公司的成長軌跡,堪稱金融陪伴科創企業全生命周期的典范:2008年,當這家僅有十余人員工的新創企業四處碰壁時,齊魯銀行量身定制首筆300萬元流動資金貸款。

18年風雨同舟,如今星輝數控已成長為國際化科創品牌,營業額突破3億元,綜合授信達7000萬元。

星輝數控與齊魯銀行從300萬首貸到7000萬的深度合作也印証了一個真理:金融“活水”精准滴灌,創新型企業才能長成參天大樹。

在“壓力容器之鄉”長清,齊魯銀行同樣以專業服務推動產業升級:面對山東國辰實業集團向海水淡化、污水處理等新領域轉型的融資需求,長清支行“用足用好科創補貼政策”,為其辦理授信2700萬元﹔當一家壓力容器行業“小巨人”因年關資金周轉壓力阻礙轉型步伐時,該行也快速響應,協調辦理5000萬元授信,為企業跨越發展保駕護航。

跨境動脈:數字金融暢通全球貿易“新航道”

全球經濟深度調整的浪潮中,山東外貿企業揚帆破浪的背后,也閃耀著齊魯銀行“齊魯泉e達”跨境金融線上服務品牌的智慧光芒。

商河縣的宏業紡織一度面臨“國際市場需求波動和原材料漲價”難題:彼時,一筆300萬美元的東南亞訂單面臨備貨資金需求,但傳統貸款至少需要1天的流程,這是企業“等不起”的時間。

了解到這一情況,齊魯銀行啟動專項機制,將出口結算到貿易融資全鏈條搬到線上,業務辦理時間從24小時壓縮至2小時,節省近90%時間成本,更通過定制遠期結匯產品,鎖定匯率波動風險,為企業增厚利潤。

快速地響應、定制化的服務,讓企業負責人不禁感慨:“金融科技讓傳統制造企業嘗到了‘數字化出海’的甜頭”。

對於大宗商品進口企業山能國際貿易,匯率波動導致企業風險管理成本攀升。針對這一痛點,齊魯銀行攜“本幣結算優先”服務方案走進企業,推動其與東南亞客戶的結算貨幣轉向人民幣。

2024年四季度,該企業人民幣結算佔比提升至43%,節省匯兌成本超60萬元。同時,“齊魯泉e達”線上化服務幫助企業平均每筆節省至少20小時人工成本,資金周轉率提升90%。以“本幣+線上”的雙引擎策略,提升山東外貿企業的全球競爭力。

在青島膠州,齊魯銀行的跨境金融進一步向產業鏈縱深拓展。

天馳控股作為區域冷鏈物流核心樞紐,曾因資金流動性限制難以擴大代採服務。銀行創新推出“核心企業賦能+產業鏈延伸”模式。

一方面為關聯企業青島金膠州供應鏈提供5000萬元線上貿易融資擴大代採規模﹔另一方面以天馳為支點,向5家水產加工企業提供1.4億元融資額度,構建“倉儲代採加工”全鏈條金融網絡。

融資成本降低1.5個百分點后,企業與上游漁場的議價能力顯著增強,倉庫利用率提升8%,推動膠州冷鏈產業從“單點優勢”向“集群效應”跨越。

從民企紓困到鏈群協同,齊魯銀行跨境金融累計線上交易近300億元,客戶線上日均活躍度提升139%,為山東外貿構筑起高效便捷的數字新生態。

從萊蕪姜蒜田間的“定心丸”到東營碧海深處的“國之重器”,從商河紡織廠的“2小時融資奇跡”到長清車間的“智造轉型躍升”,齊魯銀行以金融之筆,在齊魯大地上書寫著賦能千行百業的壯闊詩篇。

當金融“活水”深度融入產業肌理,當創新服務精准匹配企業脈搏,齊魯銀行不僅鍛造了自身差異化競爭力,更成為驅動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核心引擎——在這條金融與產業共榮共生的道路上,一幅枝繁葉茂的現代產業畫卷正徐徐鋪開。

(責編:董童、李源)
關注公眾號:人民網財經關注公眾號:人民網財經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