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經濟·科技

厚植高質量發展的綠色底色

2025年08月16日08:49 | 來源:新華社222
小字號

2025年全國生態日主場活動15日在北京舉行。在主場活動期間,有關部門發布了一系列重要數據、最新成果,全方位展示了我國生態文明建設取得的巨大成效,彰顯我國高質量發展的綠色底色愈發鮮明。

森林覆蓋率和森林蓄積量連續30多年保持“雙增長”,新能源汽車年產銷量均超1200萬輛,煤炭消費比重由2020年的56.8%降至2024年的53.2%……在主場活動期間舉行的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提出20年重要成果發布會上,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周海兵列舉了一組數據,全面展現我國推動綠色轉型取得的重大成就。

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已進入加快綠色化、低碳化的高質量發展階段。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明確要求“聚焦建設美麗中國,加快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對健全綠色低碳發展機制作出部署。

“我國積極塑造經濟發展新動能新優勢,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加快構建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經濟體系。”周海兵說,截至目前,我國已培育66個國家級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6400多家國家級綠色工廠、490余個綠色工業園區。2024年,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耗比2020年下降11.6%,相當於減少11億噸二氧化碳排放量,是全球能耗強度下降最快的國家之一。

“三北”工程是我國生態文明建設的一個重要標志性工程,是國家重大戰略。主場活動期間,國家林草局副局長唐芳林介紹了“三北”工程三大標志性戰役重要成果:

東部殲滅戰片區,“綠進沙退”態勢明顯加快﹔中部攻堅戰片區,區域聯防聯治格局基本形成﹔西部阻擊戰片區,我國最大、世界第二大流動沙漠塔克拉瑪干沙漠邊緣,在去年11月28日補齊最后285公裡缺口后,一條全長3046公裡的綠色防護帶實現全面鎖邊。

主場活動期間,自然資源部發布了國家生態保護修復成效及典型案例。自然資源部副部長、國家海洋局局長孫書賢表示,自然資源部聚焦重點區域實施生態修復重大工程取得新成效,實施52個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修復工程,完成保護修復面積超830萬公頃﹔整治修復海岸線約1780公裡、濱海濕地約5.3萬公頃,紅樹林面積增長至3.03萬公頃、提前完成“十四五”紅樹林營造目標任務﹔協同開展礦區生態修復和污染治理,治理廢棄礦山超35萬公頃。

“全球氣候治理的中國貢獻日益彰顯。中國承擔大國責任、展現大國擔當,積極履行應對氣候變化國際義務,在氣候變化國際談判中發揮積極作用,為推動全球氣候治理進程發揮重要作用。”周海兵說。 據新華社北京8月15日電

(責編:王震、陳鍵)
關注公眾號:人民網財經關注公眾號:人民網財經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