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全農村產權交易大市場


在隴原大地上,一場關於農村產權交易的變革正在發生。甘肅省蘭州市通過建立四級農村產權交易體系,今年將永登縣蔬菜保鮮庫的年租金從3.5萬元溢價增值至10萬元﹔將安寧區閑置辦公樓以每年15.5萬元成功出租。這些案例不僅彰顯了農村產權交易的市場價值,更體現了建立健全農村產權交易體系對鄉村全面振興的重要意義。
自2024年1月至今年8月底,蘭州市通過“一站式”交易系統累計完成1474宗交易,規模超8.07億元,為推進農村產權交易規范化建設提供了可復制、可推廣的寶貴經驗。
當前,農村產權交易實踐中仍存在交易不規范、產權界定不清晰、監管機制不健全等現象。市場服務體系不完善、專業人才缺乏、農民認知度不高等問題,也限制了農村產權交易市場的深度發展。蘭州實踐表明,構建四級市場體系、數智賦能建立規范化交易平台、拓展交易品種等多措並舉,能夠有效喚醒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農房、宅基地資源等“沉睡資產”,為鄉村全面振興注入新動能。
推動農村產權交易健康發展,需從多維度構建制度保障體系。為強化交易規范,構建標准化運作機制,蘭州市建立了農村產權交易市場,構建整市統一的政策體系制度框架,明確17類農村產權交易品種、流程和監管標准,上線“一站式”交易系統,集成信息發布、競價撮合、資金結算等功能,實現農村產權交易“零跑腿”。同時,需制定全省統一的農村產權交易規則、流程和文書范本,明確交易申請、審核、公示、競價、簽約、結算等各環節要求,確保交易過程公開、公平、公正。可借鑒蘭州市經驗,推動數字化平台全覆蓋,實現信息發布、網絡競價、線上監督等功能集成,提升交易效率和透明度。加強從業人員培訓,提高專業化服務水平,杜絕暗箱操作和違規交易。
明確產權界定、健全監管機制並行。農村產權確權涉及農業農村、林業、自然資源、住建等不同主管部門,加快農村集體資產清產核資和確權登記步伐,特別是對耕地、林地、宅基地、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等核心產權,要明確權利主體、邊界等,頒發統一權屬証書。推動農村產權確權與交易平台無縫銜接,確保隻有權屬清晰的資產才能進入市場交易。對於產權結構復雜的資產,可探索“預登記+交易鑒証”模式,在保障交易安全的前提下逐步推動流轉。
而在監管層面,需建立多部門協同的監管體系,明確職責分工,形成監管合力﹔加強對交易平台運營機構的監督考核,建立准入和退出機制。推行交易資金第三方存管制度,保障資金安全﹔強化事中事后監管,對交易合同履行、資產移交等環節進行跟蹤監督,及時化解交易糾紛,並建立失信黑名單制度,對違規交易主體實施聯合懲戒,維護市場秩序。
深化金融服務也至關重要。要加大財政金融支持力度,對農村產權交易給予信貸貼息等政策激勵。發展農村產權評估、法律咨詢、經紀服務等,構建專業化市場服務體系。需加強宣傳引導,提高農民和新型經營主體對產權交易的認知度及參與度,使更多農村資源資產通過規范交易實現價值增值。
記者趙梅 於蘭州
2025年9月8日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