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經濟·科技

“田保姆”讓種地更輕鬆

2025年09月20日08:56 | 來源:經濟日報222
小字號

點擊播報本文,約

原標題:“田保姆”讓種地更輕鬆

  初秋時節,在山東省萊西市,當地玉米迎來防治褐斑病與頂腐病的關鍵生長期。田埂邊,青島供銷普惠公司技術員趙庶強在田邊輕點手機,隻聽“嗡”地一聲,3台植保無人機低空掠過,將精准配比的藥霧和“營養劑”均勻洒下。

  “今年咱這無人機隊伍壯實了,53台!”供銷普惠公司總經理趙振東嗓門洪亮,透著自豪,“目前服務了148個村子、15.7萬畝地,用咱的無人機5天就能齊活兒!”

  “我那13畝地,擱以前人工打藥得兩天!現在天上這‘鐵疙瘩’嗡嗡轉幾圈,5分鐘就打完!”萊西市東呂家埠村村民孫成修搶過話頭,黝黑的臉上笑開了花,“這幾年真是享福了!從種到收,都有專門的‘田保姆’服務,我這老農民,快成甩手掌櫃嘍!”

  孫成修嘴裡的“田保姆”,在萊西可不止一家。在當地,越來越多的農民正享受農業生產社會化服務帶來的便利。近年來,萊西市在全市范圍內搭建市、鎮、村三級社會化服務綜合平台,成立11處鎮級社會化服務中心,整合鎮域各類社會化服務組織的服務資源和功能,為全鎮農業經營主體和村庄提供土地托管、農機服務、農資配送、農產品購銷、金融保險等對接服務﹔同時,建成111個村級社會化服務站點,精准協調服務組織作業,及時解決農戶生產難題。

  說起農業社會化服務的好處,夏格庄鎮的種糧大戶江明帥最有發言權。“早些年,一提麥收心就揪著!最怕下雨時濕麥子堆成山,沒地方晒,沒人收,眼瞅著發霉發芽,心都在滴血!”今年麥收時節烏雲壓境,江明帥卻不再為此發愁。“金丞農業工作人員直接把‘鐵家伙’開進地裡,300多畝麥子4個小時收完,直接送到‘糧食銀行’!”他掏出手機晃了晃:“那邊驗糧、扣水分,這邊錢‘叮咚’就到賬了!快得很!”

  江明帥說的“糧食銀行”是夏格庄鎮政府與青島金丞農業科技有限公司開展的一項惠民業務,“糧食銀行”按照“免費存儲、存取自由、糧權不變、落價保底、存糧獲利”的原則收儲糧食。會員農戶將收獲的糧食存入“糧食銀行”后,既降低農戶的存儲成本,又在儲存階段賦予了糧食金融屬性,有效增強小農戶融入現代農業產業鏈和價值鏈的能力。

  不僅如此,為賦予農民更多自主權與靈活性,金丞農業為農戶設計了單環節、多環節、全程托管等多種服務“菜單”,農戶隻需按需交納相應的服務費就可獲得最終收益,年終收成農戶可選擇自行銷售,也可以根據協議約定由金丞農業代為銷售,銷售收益歸農戶所有。

  賬本最有說服力。據測算,與分散種植相比,金丞農業實施小麥玉米連作全程機械化作業,每畝農機服務成本可以減少40元左右,小麥玉米秸稈回收利用后每畝又可增收270元,農戶每畝增收幅度合計達到20%以上。

  金丞農業的實踐是萊西市社會化服務蓬勃發展的縮影。隨著服務模式的不斷深化,當地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正從點狀突破向全域覆蓋邁進,越來越多農戶開始選擇這種高效、省心的現代化耕作方式。目前萊西已有開展農業社會化服務的專業合作社、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等各類社會化服務組織924家,成功服務以小農戶為主的農業經營主體20.68萬個,小農戶接受土地“耕種防收”四環節托管面積達30.97萬畝,農業社會化服務中大田作物全環節托管率達65%。

  數字的背后,是萊西市精心編織的服務網絡在悄然發力。“為解決‘誰來種地、如何種好地’的問題,我們出台系列政策支持農業社會化服務發展,引導小農戶將生產環節委托給專業機構。”萊西市農業農村局黨組成員李珊珊說,通過支持服務組織拓展范圍,有效調動了機構與農戶積極性,破解了農民“不會干、干不動、不願干”的困境,顯著提升了農業經營質效。(記者 劉成)

(責編:方經綸、李楠樺)
關注公眾號:人民網財經關注公眾號:人民網財經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