琶洲算法大賽以賽聚產、以賽引才、以賽招商
一場比賽,看廣州產業發展新動能


點擊播報本文,約
算法能上天?這不是科幻故事裡的場景。
在第四屆琶洲算法大賽生態賦能大會上,廣東廣州佳知慧行科技有限公司的賽題引人關注——讓算法“飛向太空”。選手們編寫的代碼,不再隻運行在地面服務器,而有望被送上軌道衛星,在真實太空視角下分析地球。
“令人驚喜的是,‘揭榜’冠軍是醫療領域的人工智能企業,他們的圖像精准識別算法為產業發展帶來新啟發。”佳知慧行總經理王凱感慨,琶洲算法大賽的“開門辦賽”助力企業對接頂尖團隊,為產業升級打開廣闊視野。
本屆大賽自4月啟動以來,吸引8131支團隊報名,參賽隊伍來自30余個國家。字節跳動、比亞迪等行業龍頭企業、機構,眾多知名高校隊伍積極參與。
“4年來,琶洲算法大賽已不僅僅是一場比賽,更是一個以賽聚產、以賽引才、以賽招商的全球平台。”大賽組委會負責人表示,隨著大賽的舉辦,人工智能產業在這裡加速集聚、蓬勃成勢。
“算法上星,能夠減少衛星傳輸數據量,尤其是避免了無效數據傳輸,還能更加高效地分析道路擁堵情況及評估基礎設施需求,為城市規劃和交通管理提供支持。”王凱解釋,賽題看似簡單,卻難點重重。選手需在衛星通信帶寬低、傳輸時間窗口短的嚴苛條件下,將傳統算法深度優化、剪裁並壓縮,使其適配星上計算環境,既快又准地識別道路網絡,實現高精度、無遺漏。
此類實用性強的業務場景賽題,本屆大賽共有13道,分別聚焦交通、醫療、電力、教育、體育等多個領域。
同為“出題人”,廣州雲蝶科技有限公司瞄准人工智能體育賽道,發布體育場景中的智能判定任務,要求參賽隊伍使用視覺算法分析視頻中多個運動人員的實時運動結果。
“第十五屆全國運動會即將舉辦,我們希望把賽果運用到城市重要點位,以科技帶動全民健身。”雲蝶科技負責人田雪鬆說。
“舉辦大賽,就是要瞄准真實業務場景,聚焦落地應用。”琶洲管委會副主任姚響說,在收集題目過程中,承辦方與企業、專家等多次碰撞,確保每一道題都賽出實效。
在雲蝶科技賽題中奪冠的是廣州蔚來體育科技有限公司。該公司技術負責人莫天倫介紹,決賽時,團隊面臨的最大難點在於,精確測量同一視頻場景中10個人各自的跳繩個數。“繩子細、場景復雜、精度要求高,如果直接去抓取繩子的特征非常困難。團隊創新採用關聯手部動作增強特征的方法,提升復雜場景下的穩定性和精准性。”莫天倫說。
蔚來體育團隊經過多輪討論、反復驗証,不斷優化姿態識別算法模型。最終,他們憑借出色表現,在眾多高水平隊伍中脫穎而出,贏得10萬元獎金。
如何吸引頂尖團隊?大賽從賽制等方面破題。本屆大賽邀請深度求索、宇樹科技等人工智能領域頂尖團隊,深度參與大賽規劃與執行,為大賽提供全程顧問支持,助力大賽成為算法行業思維碰撞、尖鋒競賽的“擂台”。
“這裡不僅有最前沿的算力支持,更有騰訊、阿裡等形成的人工智能生態圈。”筷子科技產品負責人陳龍介紹,去年,筷子科技正式入駐琶洲。“無論是我們去合作企業,還是他們過來洽談,都隻需要幾分鐘,溝通成本大大降低,響應速度也快速提升。”琶洲算法大賽,助力筷子科技走上高質量發展之路——業績成功扭虧為盈,合作客戶突破7000家,實現從“參賽”到“騰飛”的華麗轉身。
大賽既是項目“動力源”,又是人才“蓄水池”。2022年起,通過大賽,廣州市海珠區已落地雲啟智航等企業超60家。截至目前,全區共集聚泛人工智能企業超7000家。
《 人民日報 》( 2025年10月09日 11 版)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