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糧食“六大對接”助力優質鮮食玉米產業“串珠成鏈”


點擊播報本文,約
近日,吉林省鮮食玉米產業發展暨四平玉米(糧食)產銷對接大會在四平市舉行。在吉林省糧食和物資儲備局的精心組織下,作為此次大會的重頭戲,“六大對接”備受矚目。
“我們是專程來找田園研學、田園經濟綜合體建設的合作伙伴的,更希望能在大會上,對接優質玉米產品供應商,為客戶提供優質、高端的鮮食玉米產品。”北京吉玉優匯旅游商貿有限公司總經理柴禮岩說。這家公司立足於農業與旅游融合發展,其招商需求將通過大會的精准對接服務得以滿足。像北京吉玉優匯旅游商貿有限公司這樣有明確對接需求的企業不在少數。大會設置的“六大對接”,即產品展示與展銷“體驗對接”、科企校企銀企“現場對接”、優質產品與市場“網上對接”、優糧優米與美食“共享對接”、糧食與旅游雙品牌“文旅對接”六大對接活動,將產業鏈上的各個環節緊密相連。
在產品展示與展銷“體驗對接”區域,上百家糧食生產企業展示了琳琅滿目的優質糧食產品,吸引著採購商們駐足洽談,“氣吹扒皮技術能夠精准剝離玉米苞葉,很好的保留玉米天然果蠟。看,果穗金黃,果粒飽滿,我們的產品品質得到全國各地消費者的認可,今年與京東、十月稻田等平台達成合作,還銷往了韓國市場。”吉林省晟然食品有限公司總經理張軍熱情推介。在會上,四平市糧食行業協會與金華市糧食收儲有限公司、梨樹縣政府與中糧家佳康食品有限公司、金華糧食企業與四平糧食企業達成多項合作,持續推動了糧食產銷精准對接。
在科企校企銀企“現場對接”區域,科研機構、金融機構與糧食企業面對面交流,直達所需、解決難題,共同探索糧食產業高質量創新發展之路,四平市四糧集團董事長左安說“四糧集團佔地面積38.6萬平方米,現有倉容45.1萬噸,糧食收儲基礎設施設備完善,糧食收儲技術人員經驗豐富,已開展港口‘前置倉’相關業務,與域外糧企開展糧食收儲合作,需4.5億元糧食收購資金。”農發行等金融機構積極與其對接。在會上,四平市糧食和物資儲備局與吉林農業大學食品科學與工程學院、四平市鮮谷食品有限公司與安姆科包裝(上海)有限公司等6家單位達成3項合作,實現人才、技術、資金共享、共促發展。
在優質產品與市場“網上對接”區域,線上平台熱鬧非凡,企業通過網絡直播、線上洽談等方式,將優質糧食產品推向全國市場,四平市玉米主題街區、主會場展區12個直播間,現場同步直播宣傳推介吉林鮮食玉米、四平玉米主食化、玉米手工藝品、地方特色食品等多個品類,聯動參展企業直播,打造“現場+線上”電商推廣矩陣。三農主播“咱屯張老五”團隊,通過“主播帶你逛企業”“產品溯源零距離”等特色環節,共同營造“雲上互動”體驗對接的良好氛圍。活動現場,四平鮮谷食品董事長孫立波接受採訪時說:“今年我們與金華客商合作,鮮食玉米線上月銷往金華百萬穗。”
主食天天做,吃出健康來。在優糧優米與美食“共享對接”區域,廚師們現場制作、教學,將優質玉米制作成美味佳肴,同時通過直播將玉米美食做法傳播給消費者。在制作現場,採購商、市民排長隊現場品嘗。市民柳女士拿著玉米發糕說:“這個才是小時候吃的味道,家裡老人、小孩都愛吃這些玉米食品。”來自北京、上海等地的客商,每個人都採購了滿滿一大箱玉米產品,他們說:“買回去給家裡孩子吃。”玉米面條、玉米發糕、玉米爐果等600余種玉米主食美食及文創產品展銷,玉米美食香氣飄滿整個街區。
在糧食與旅游雙品牌“文旅對接”區域,農業旅游項目開發者、相關配套服務供應商等匯聚一堂,共同探討農業與旅游產業的深度融合,結合糧食基地與旅游線路,打造“糧食+文旅”新場景,推出更具吸引力的農業旅游特色產品。“這裡很好,身處田間、指撫青杆、聞著稻香、烤著玉米,讓你在品嘗美食中享受美景,節日、周末度假旅游好去處。”主播熱情洋溢的說,抖音、快手現場直播循環播放優質糧食基地美景,“雲上”體驗“糧源基地”秒變“打卡聖地”。玉米編織品、玉米文創品、玉米工藝品等百余種文旅產品,備受歡迎。金華市糧食收儲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沈國通說:“以前,我只是在網上看到過梨樹百萬畝綠色食品原料(玉米)標准化基地,這次在現場看到真實場景,讓我非常震撼﹔在四平梨樹玉米文化展示中心,了解到玉米種植歷史、四平玉米文化,收獲滿滿,我會告訴身邊人到四平旅游,到吉林來旅游。”
“產銷對接大會讓資源精准匹配,政府搭台,科研院所、金融機構、企業等多方合唱,讓對接更高效、更精准,進一步促進了產業鏈上下游的協同創新,不僅有利於全產業鏈的縱深拓展,也能充分發揮雁陣效應,形成‘頭雁領航、群雁齊飛’的良好態勢。”省糧儲局相關負責人表示,他們將持續優化精准“牽線”的對接機制,為廣大糧食企業搭建更廣闊的交流推廣平台,促進全省糧食產業聚力成勢,為吉林現代化大農業建設注入澎湃新動力。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