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即將啟幕——
在中國開放“大舞台”迎接發展新機遇(國際論道)
222
點擊播報本文,約
![]() |
圖為進博會舉辦場所——國家會展中心(上海)外景。 |
第八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以下簡稱“進博會”)將於11月5日至10日在上海舉辦。作為世界上首個以進口為主題的國家級博覽會,進博會對於眾多外企而言,已成為全球新品首發、技術首秀和共享中國機遇的重要平台。
新一屆盛會即將啟幕,全球期待再赴進博之約,與中國共同書寫更多在高水平開放中合作共贏的發展故事。
參展企業對中國市場充滿信心
各項籌備工作已基本就緒,將有155個國家、地區和國際組織參與,4108家境外企業參展。進博會讓全球中小企業共享中國機遇的大門越開越大
日前,國務院新聞辦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第八屆進博會籌備情況。商務部副部長盛秋平在會上介紹,目前,各項籌備工作已基本就緒,將有155個國家、地區和國際組織參與,4108家境外企業參展。
《真實巴西》網站近日報道稱,第八屆進博會的企業展進一步擴容,展覽面積超過36.7萬平方米。這體現了參展企業對中國市場的信心。
該網站進一步介紹稱,本屆進博會將舉辦國家綜合展、企業商業展、虹橋國際經濟論壇和有關政策解讀、對接簽約、研究發布等配套活動。此外,本屆進博會首次為最不發達國家產品打造專區。巴西出口投資促進局的數據顯示,在上屆進博會期間,巴西參展商的成交額達到約4.8億美元,鞏固了巴西作為該展會在拉美地區重要貿易伙伴的地位。
8月,哥倫比亞總統府發布公報稱,哥倫比亞將以主賓國身份參加第八屆進博會。公報稱,“這標志著兩國經貿關系的一個重要裡程碑”,也為哥倫比亞在這一全球最重要的進口展會上展示其高附加值出口產品提供了寶貴機遇。
哥倫比亞“Pluralidad Z”新聞網站評論稱,此次成為進博會的主賓國,是哥倫比亞在多年參展基礎上的持續努力成果,也標志著哥中兩國開啟加強外交與經濟紐帶的新篇章。
拉美社報道稱,進博會被認為是全球規模最大的進口博覽會之一。據主辦方介紹,第八屆進博會的綜合性更強:將繼續保持企業展面積超36.7萬平方米的超大規模,同時升級人工智能體驗區,打造未來出行專區,展示低空經濟等新題材。此外,本屆進博會將新增一個名為“魅力城市”的板塊,邀請海外城市展示特色文化,促進人文交流。本屆進博會還將強調包容性,展示更多發展中國家的優質特色產品,繼續為最不發達國家提供免費展位,同時幫助更多中小企業參展,設立未來科技體驗區,以孵化更多數字經濟、綠色低碳等領域初創項目。
“借助進博會,盧旺達的辣椒、埃塞俄比亞的咖啡、尼泊爾的羊絨等成了中國消費者的‘新寵’。”聯合國國際貿易中心副執行主任多蘿西·騰博表示,進博會讓全球中小企業共享中國機遇的大門越開越大。
展現中國推動構建開放融通合作格局的姿態
前七屆進博會累計意向成交額超過5000億美元。進博會的意義不止於讓“展品變商品、展商變投資商”,更釋放重要的信號:中國與世界的經濟脈動始終緊密聯系
進博會是一扇窗口,展現中國推動構建開放融通合作格局的姿態,彰顯中國與世界攜手共進的胸懷。眾多外媒認為,進博會的意義不止於讓“展品變商品、展商變投資商”,更釋放重要的經濟信號:中國與世界的經濟脈動始終緊密聯系。
拉美社報道稱,進博會創辦以來,已經累計有全球180多個國家、地區和國際組織參展,2.3萬家次境外展商參展,31個國家擔任過國家展主賓國。往屆進博會已經累計吸引超過290萬專業觀眾注冊,企業展展示近3000項代表性新產品、新技術、新服務,意向成交額超過5000億美元。
在許多外企眼中,進博會為其打開了進入中國市場、拓展全球業務的“黃金之門”。
已連續7屆參展進博會的美國美敦力公司是一家醫療科技公司。今年,美敦力將以“探索醫療科技未來”為主題亮相,帶來6款首展產品,全面呈現其在智能醫療領域的最新探索與創新實踐。“進博會是連接全球創新與中國市場的重要橋梁。依托這一開放平台,美敦力成功實現了從‘參展商’到‘投資商’的戰略升級,並見証了創新成果從‘引進來’到‘走出去’的關鍵跨越。”美敦力全球高級副總裁及大中華區總裁顧宇韶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期待能夠繼續借助進博會的強大影響力和溢出效應,深化“全球智慧本土化、中國創新全球化”戰略,讓更多源自中國的醫療科技成果普惠全球患者。
捷克工業和交通協會副主席弗朗齊歇克·哈勞佩茨基表示,中國是全球最具活力的市場之一,進博會為捷克企業開拓新商機、加強對亞洲出口創造了機遇。通過進博會這一重要平台,捷克企業不僅能夠展示產品,還能在中國市場建立業務聯系。
“通常來說,各國都願意展現自己的出口能力,但進博會在吸引進口方面呈現出的開放態度,展現了中國的自信,展現了對建立貿易關系的信心。”俄羅斯Radio Metro網站引述俄出口中心總經理尼基申娜的觀點稱,通過進博會可以看出,中國是國際社會真誠、負責任的參與者。
傳遞更高水平擴大開放的強音
中國舉辦的一系列大型展會和論壇,發揮了推動全球合作的重要作用。中國持續擴大開放是全球貿易伙伴最看重的契機
不僅是進博會,中國近年來主辦一系列國家級經貿展會,最大程度放大其推動貿易對接、協同發展的效應,向世界傳遞了更高水平擴大開放的強音。
馬新社日前引述東盟—中國經濟貿易發展促進會秘書長潘榮德的觀點稱,中國始終秉持合作共贏的理念,在自身經濟快速發展的同時,也搭建經貿交流平台,與貿易伙伴共享發展紅利。中國舉辦的一系列大型展會和論壇,比如中國—東盟博覽會、服貿會、進博會等,都發揮了推動全球合作的重要作用。這些展會為東盟國家拓展中國市場、了解中國最新產業趨勢提供了機會。中國持續擴大開放是包括東盟國家在內的全球貿易伙伴最看重的契機。中國以開放的姿態搭建交流平台,不僅拉緊了與東盟等貿易伙伴的紐帶,也為東盟產業升級和經濟一體化發展提供助力。
今日歐洲新聞網站引述挪威駐華大使館商務參贊亨寧·克裡斯托弗森的觀點稱,對於那些依賴國際貿易的國家而言,中國的開放至關重要。“我們必須進口,也必須出口,我們依賴於其他經濟體保持開放。這正是我們珍視進入中國消費市場及更廣闊領域機會的原因。”亨寧·克裡斯托弗森表示,包容性貿易政策對全球經濟穩定具有深遠意義,希望中國能成為推動開放的力量。
比利時中國經貿委員會主席貝爾納·德威特表示,中國始終秉持共贏理念,推動全球合作,持續倡導合作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體系,令人贊賞。
中國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的步伐堅定不移。近日,中共二十屆四中全會在北京舉行。會議審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五個五年規劃的建議》,擘畫未來5年中國發展新藍圖。
《哈薩克斯坦實業報》網站近日報道稱,過去5年間,中國樹立起制度型開放的典范。中國全面取消制造業領域外資准入限制,並擴大電信、醫療、教育等領域開放試點。一年一度的進博會已成為開放市場政策的標志。報道認為,“十四五”規劃的5年歷程表明,中國不僅能夠順應世界變革,更能引領全球發展新趨勢。新篇章即將開啟,中國將繼續在構建開放、互聯互通、可持續的世界經濟中發揮關鍵作用。
關注公眾號:人民網財經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
































微信掃一掃


第一時間為您推送權威資訊
報道全球 傳播中國
關注人民網,傳播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