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在破壞全球芯片供應鏈一目了然
222
點擊播報本文,約
【正聽】
近日,荷蘭安世半導體宣布以安世中國管理層未能按約付款為由,自10月26日起停止向位於東莞的封裝測試工廠供應晶圓。
對此,安世中國11月1日發表客戶公告函表示強烈反對,稱荷蘭安世半導體的相關言論惡意抹黑安世中國管理層,混淆視聽。安世中國不存在違約行為,恰恰相反,荷蘭安世半導體目前欠付東莞封裝測試工廠的貨款高達10億元。
今年9月底,荷蘭政府無端干預中資企業安世半導體的正常運行,強行撤換其管理層,打的是保護“荷蘭和歐盟經濟安全”的旗幟,而最終造成的結果卻是歐洲乃至全球芯片供應鏈的危機。
根據多家外媒報道,安世半導體是大眾、奔馳、沃爾沃等汽車企業的關鍵供應商,荷蘭政府挑起的此次危機,已經造成相關產品交貨周期從12周延長至20周以上,部分芯片組件價格上漲10倍。日產等多家汽車企業已宣布面臨芯片供應難題,庫存即將見底,可能被迫削減汽車產量。
在此背景下,荷蘭安世半導體仍然選擇繼續“加碼”,停止向東莞封裝測試工廠供應晶圓,無疑是對本已動蕩不安的全球芯片供應鏈的進一步破壞。
對此,英國《衛報》和路透社在報道中表示,荷蘭安世半導體此舉將“威脅全球汽車產業”“導致芯片價格上漲”﹔“歐洲新聞”(Euro news)網站認為“這增加了歐洲大型汽車制造商面臨的供應中斷風險”﹔德新社則擔憂荷蘭安世半導體的“供貨問題可能進一步加劇”,並對德國汽車行業造成嚴重影響。
中國不會吞下中資企業遭到外國政府無端干預的苦果,有權、也有能力採取相應的反制措施。同時,正如商務部發言人在就安世半導體相關問題答記者問時所言,中國作為負責任的大國,充分考慮國內國際產供鏈安全穩定,歡迎遇到實際困難的企業及時與相關主管部門聯系。我們將綜合考慮企業實際情況,對符合條件的出口予以豁免。
一邊是制造危機、無視危機且持續升級﹔另一邊則是充分考慮國內國際產供鏈的安全穩定,負責任地予以應對。誰是全球芯片供應鏈的破壞者一目了然。毫無疑問,在這場本不應發生的危機中,需要承擔責任的是荷蘭而非中國。
在被中資收購后,安世半導體無論是產能還是利潤都在快速提升,2024年營收達到147億元,其高速發展既得益於中方團隊的管理運營,更與中國新興產業發展的市場需求和制造業的集群優勢密不可分。荷蘭方面最負責任的做法就是停止對該企業的不當干預,使其回到原本健康的發展軌道。(胡定坤)
關注公眾號:人民網財經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































微信掃一掃


第一時間為您推送權威資訊
報道全球 傳播中國
關注人民網,傳播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