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經濟·科技

具有超導性能的鍺材料制成

為開發可擴展量子器件開辟新路徑

2025年11月03日08:52 | 來源:科技日報222
小字號

點擊播報本文,約

一個國際研究團隊在最新《自然·納米技術》發表論文稱,他們制備出具有超導性的鍺材料,能夠在零電阻狀態下導電,使電流無損耗地持續流動。在鍺中實現超導,為在現有成熟半導體工藝基礎上開發可擴展量子器件開辟了新路徑。

長期以來,科學家一直希望讓半導體材料具備超導特性,以提升計算機芯片和太陽能電池的運行速度與能源效率,推動量子技術發展。然而,在硅、鍺等傳統半導體中實現超導性極具挑戰。

此次突破由美國紐約大學、俄亥俄州立大學和澳大利亞昆士蘭大學、瑞士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等機構科學家合作完成。他們通過分子束外延技術,在將鎵原子精確嵌入鍺的晶格中,實現高濃度摻雜。

分子束外延是一種可以逐層生長晶體薄膜的方法,能實現原子級的精確控制。通過這種方式,研究團隊獲得了高度有序的晶格結構。盡管摻雜導致晶格輕微變形,但材料依然穩定。這種經過調控的鍺薄膜在約3.5開爾文(約-269.7℃)時展現出超導性。

鍺和硅同屬元素周期表IV族,屬於半導體材料,廣泛應用於計算機芯片和光纖等現代電子器件。使其具有超導性的關鍵在於引入足夠多的導電電子,在低溫下形成配對並協同運動,從而消除電阻。過去,高濃度摻雜往往導致晶體破壞,難以獲得穩定超導態。此次研究通過精確控制生長條件,克服了這一障礙。

團隊成員指出,鍺本身在常規條件下並不具備超導能力,但通過改變其晶體結構,可以誘導出支持電子配對的能帶結構,從而實現超導。這一成果不僅拓展了對IV族半導體物理性質的理解,更打開了將其用於下一代量子電路、低功耗低溫電子設備和高靈敏度傳感器的可能性。

團隊強調,這種材料能構建超導與半導體區域之間的清潔界面,是實現集成量子技術的關鍵一步。由於鍺已在先進芯片制造中廣泛應用,這項技術有望兼容現有代工廠流程,加速量子技術的實用化進程。(記者張夢然 張佳欣)

【總編輯圈點】

半導體隻允許部分電子通過,在室溫下的導電性能介於導體與絕緣體之間。而超導體在特定溫度下,電阻完全消失,電流通過時不會產生任何損耗。試想一下,假如兩者強強聯合,讓半導體擁有超導體的“超能力”,這種新材料將既有精准控制電流的特點,又有電流零損耗的優勢。一旦這種新材料得到推廣應用,各種智能終端的運行速度將實現跨越式提升,而且不容易發熱﹔電網和新能源系統將實現更高效的零損耗傳輸。這無疑將在多個行業領域掀起新的技術變革。

(責編:薛瑞、陳鍵)
關注公眾號:人民網財經關注公眾號:人民網財經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