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經濟·科技

提升國家創新體系整體效能

金觀平
2025年11月03日09:07 | 來源:經濟日報222
小字號

點擊播報本文,約

原標題:提升國家創新體系整體效能

  當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突飛猛進,科學研究范式發生深刻變革,學科交叉融合發展,國家創新體系成為世界各國科技競爭的新焦點。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明確提出,“提升國家創新體系整體效能”,這一重要部署為新形勢下我國加快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建設科技強國指明了前進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十四五”時期,在黨中央的堅強領導下,我國科技創新能力穩步提升,國家創新體系建設取得顯著成效。從規模看,我國研發投入、研發人員、基礎設施等均位於世界前列﹔從結構看,國家實驗室、國家科研機構、高水平研究型大學、科技領軍企業等國家戰略科技力量不斷發展壯大﹔從能力看,國家綜合創新能力排名由2020年的第14位提升至2024年的第10位﹔從成果看,載人航天、探月工程、深空深海深地探測等一系列重大科技成果捷報頻傳,人工智能、新能源、生物科技等前沿領域加快形成新的經濟增長點。

  歷史經驗表明,大國實力取決於創新能力,而創新能力貴在成體系成系統。我國雖已進入創新型國家行列,但在創新體系布局、資源配置、管理體制、運行機制等方面仍存在短板。唯有以系統思維提升整體效能,增強科技創新的廣度、深度、精度,才能加快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牢牢掌握發展主動權。

  基礎研究是科技創新的源頭活水,人類科技發展的每一步都源於基礎研究的突破。當前我國基礎研究進入加速期,應充分發揮新型舉國體制優勢,構建國家實驗室、高校、科研機構等多方主體深度參與、高效配合的創新生態。堅持目標導向與自由探索相結合,既聚焦國家戰略需求體系化布局,又通過原創探索計劃資助顛覆性、高風險研究,推動高水平原始創新成果產出,為國家創新體系筑牢底層支撐。

  企業創新活力直接決定國家創新體系的效能釋放。當前我國企業自主創新的主體地位顯著增強,應持續培育支持一批能夠發揮科技創新、產業控制、安全支撐作用的科技領軍企業,完善科技型中小企業、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等發展機制,支持有能力的民營企業牽頭承擔重點領域攻關任務。引導企業與高校、科研機構密切合作,推動產學研融通創新,為國家創新體系注入強勁動能。

  人才是創新體系中最活躍的核心要素。當今世界競爭歸根結底是人才競爭,誰能培養和吸引更多優秀人才,誰就能在競爭中佔據優勢。要統籌推進教育科技人才體制機制一體改革,加快培育一支規模龐大、結構合理、素質優良的創新型人才隊伍。以創新需求為牽引,優化高校學科設置,創新復合型人才培養模式,建立人才雙向流動機制與多元評價體系,為國家創新體系提供智力保障。

(責編:楊曦、陳鍵)
關注公眾號:人民網財經關注公眾號:人民網財經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