攜手構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
222
點擊播報本文,約
江南水鄉展旖旎,屋衍風鈴聲悅耳。11月6日至9日,千年古鎮烏鎮再度迎來全球賓朋,以“共筑開放合作、安全普惠的數智未來——攜手構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為主題的2025年世界互聯網大會烏鎮峰會如約舉行,來自13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1600多名嘉賓與會交流,共謀“網事”未來。
觀察互聯網未來的最佳窗口
“小寶,幫我導航去‘互聯網之光’博覽會。”在烏鎮數字伴游體驗區,隻需輕聲發出指令,烏鎮峰會智能體“桐小烏”就能在AI眼鏡上呈現最優路線,並語音介紹大會亮點,讓你即刻開啟智慧游覽體驗之旅。
揮拳、飛踢、起身……“互聯網之光”博覽會展館中央,一場具身機器人搏擊賽正在激情上演。不遠處,兩台腦控輪椅吸引了不少人駐足體驗,使用者無需手柄和人力輔助,僅憑“意念”便能掌控輪椅前行。此外,還有AI中醫問診、AI舌苔檢測、AI眼部診療……不同類型的AI輔助診療場景讓人拍手稱奇。
在2025年世界互聯網大會領先科技獎頒獎典禮現場,17個項目從來自34個國家和地區的400多項申報成果中脫穎而出,集中展現了大模型、智聯網、具身智能等領域的前沿科技成果,充分彰顯全球科技協同創新活力。
多次參加世界互聯網大會烏鎮峰會的北京快手科技有限公司聯合創始人楊遠熙深切感受到,這座小鎮已成為觀察互聯網未來的最佳窗口。“隨著人工智能技術迅速突破,互聯網行業創新方向已從‘數字化’邁入‘數智化’。從企業到個體,我們正迎來一個更加智能化與個性化的時代。”
從智能導覽到數字文化,從健康關懷到便捷服務……在烏鎮,人工智能技術的深度融合與應用,不僅讓參會者感受到科技進步帶來的福祉與便利,更展示出美好生活的無限可能。
講述網絡空間國際合作精彩故事
今年是構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理念提出10周年。10年來,依托世界互聯網大會,中國積極參與全球互聯網治理體系改革和建設,與各國共同擁抱發展機遇、攜手應對風險挑戰,推動構建和平、安全、開放、合作、有序的網絡空間。
2025年初,以深度求索(DeepSeek)、游戲科學、宇樹科技等為代表的“杭州六小龍”橫空出世,引發世界各國對中國人工智能快速發展的關注。
深度求索公司資深研究員陳德裡介紹,該公司從創立之初就專注於技術探索,核心優勢是堅持長期主義,集中精力做前沿智能突破。“我們認同構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理念,強調開放合作和共贏。在實踐中,我們長期堅持技術開源,推動技術普惠,收到了許多有價值的反饋,幫助我們改進和發展。”
宇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創始人兼CEO王興興認為,機器人產業之所以能取得快速發展,最大原因是全球共創。“去年,人形機器人能正常行走就已經算優秀了,今年,尤其是最近幾個月,很多公司的機器人都可以跳舞或者進行表演——這得益於全球共同努力推動行業發展。”
烏干達新聞和信息通信技術部部長克裡斯·巴裡奧蒙西現場分享了該國從“網絡不暢”到“數字連通”的實踐案例:過去,烏干達城鄉之間網絡不暢﹔如今,通過持續推進“數字烏干達”等戰略,該國已建立超過1萬公裡光纖骨干網絡,90%的區域實現移動網絡覆蓋,互聯網普及率突破47%……“這些成就的取得,既緣於烏干達持續的國內投入,也得益於國際社會的支持與合作——而這,正是構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理念的生動實踐。”
剛果民主共和國國務部長兼國民教育和新公民部部長拉伊莎·馬盧·迪南加表示,數字技術是發展的“高速公路”,而教育則是獲取發展機遇的“通行許可証”,該國正積極參與建設以教育、安全、包容與公平共創為基礎的網絡空間。
攜手邁向更美好的數字未來
“數字世界正在全面重構,智能時代的大門已經打開。”在阿裡巴巴集團首席執行官吳泳銘看來,過去一年,人工智能驅動的全球智能化變革取得新突破,中國自研大模型的能力持續加強,AI產業化和產業AI化進程加速。
本屆烏鎮峰會主論壇發布了三項研究成果——
《為人類共同福祉構建全球人工智能安全與治理體系》圍繞機制設計展開分析,探討如何構建確保安全、確保包容、權責明晰、協調有力、權威高效的體系,推動“以人為本、智能向善”的全球人工智能治理。
《全球人工智能標准發展報告》認為,全球合作是構建包容、互聯、可持續人工智能標准體系的關鍵路徑,呼吁各方攜手合作,持續推動人工智能標准的制定與落實。
《促進全球數字基礎設施建設,彌合數字鴻溝》通過分析數字基建國際合作面臨的挑戰,給出深化國際合作的建議。
作為引領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戰略性技術,人工智能正在深刻改變著人們的生產生活方式。
(本報烏鎮11月8日電 本報記者 張勝 吳亞琦)
關注公眾號:人民網財經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































微信掃一掃


第一時間為您推送權威資訊
報道全球 傳播中國
關注人民網,傳播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