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經濟·科技

前沿技術讓十五運會盡顯“科技范兒”

2025年11月09日08:42 | 來源:科技日報222
小字號

點擊播報本文,約

11月8日,第十五屆全國運動會(以下簡稱“十五運會”)舉辦籌備情況新聞發布會,介紹賽事組織、科技全運、粵港澳三地服務保障等情況。

十五運會組委會副主任、廣東省委常委王曦介紹,在科技全運方面,十五運會聚焦人工智能、新一代信息技術等前沿科技,遴選130多款體現辦賽水平、增強參賽體驗、提升觀賽效果的高科技產品,讓賽事運營“智能化”、競技訓練“科學化”、觀賽體驗“沉浸化”。

十五運會為場館提供“智慧保障”。“智慧運營管理雲平台”通過數字孿生技術實現賽事場館的仿真管理,增強人流分析和目標查找的能力,對賽事場館內的人員流動狀況、通信設備等進行實時精准感知與全方位監測。“北斗+5GA通感融合高精度定位”“場館流量智能分發系統”等系列新產品,為場館內的高並發高流量提供了無線通信保障。

十五運會為觀眾提供“智慧服務”。賽事自由視角系統對各種球類場館比賽進行全程多角度視頻採集,讓觀眾實現沉浸式觀賽和互動。多條大賽專線的“無人駕駛汽車”,提供全場景、全天候、全無人的智駕體驗。全國首創的“文化AR數字錢包”,不僅可以即時開始一場嶺南文化AR體驗之旅,還可以做到粵港澳跨境支付“一觸即達”。

十五運會還為火種採集“技術賦能”。全運聖火源自南海1522米深海的可燃冰,創造了全球體育運動史上首次在深海採集“源火”的紀錄。十五運會火炬在穗深港澳四城同傳,伴隨著人形機器人接力、無人駕駛轉場、低空飛行器運載,以科技感拉滿的形式完成傳遞。

此外,十五運會堅持“綠色全運”,將綠色、低碳、可持續融入賽事的每一個細節。在場館建設上,廣東賽區90%以上的場館都是利用現有場館進行維修改造提升,同時不新建運動員村。多數場館結合嶺南建筑特點,通過引入節能環保材料、高效機電設備、智慧照明系統、多場景分布式光伏等提效減碳技術,建成一批高星級綠色場館、近零碳場館和零碳場館。經核算,廣東賽區場館改造產生碳排放約13.25萬噸,預計佔本屆賽事總碳排放17%,顯著低於各類大型運動會30%至50%的水平。

11月9日晚,十五運會開幕式將在廣州舉辦。王曦在發布會上透露,本屆開幕式踐行簡約的辦賽要求,近兩萬平方米的舞台沒有做任何地面的機械裝置。此外,開幕式的亮點之一是“讓傳統更時尚”。開幕式將通過大灣區前沿科技力量,運用機器人、虛擬現實(VR)等創新手段,讓傳統文化更加時尚。如醒獅表演與VR技術的交互,英歌鑼鼓搭配全息投影,增強現實(AR)技術讓觀眾仿佛置身龍舟競渡的場景,這些表演不僅展示了廣東傳統文化元素,還結合了廣州“花城”的定位,呈現出“科技之美、人文之美、運動之美”的視覺盛宴與情感共鳴。(記者何亮)

(責編:郝帥、李源)
關注公眾號:人民網財經關注公眾號:人民網財經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