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算鏡頭”實現全景畫面清晰成像
222
點擊播報本文,約
美國卡內基梅隆大學研究團隊開發出一種“計算鏡頭”,無論景物遠近,都能讓整個畫面保持清晰焦點。這項成果有望改變攝影、智能手機乃至顯微成像鏡頭的設計。相關論文在2025年國際計算機視覺大會(ICCV)上發表,並獲得最佳論文榮譽提名。
從眼前的花瓣到遠處的樹林,畫面中每個細節都同樣清晰,這樣的照片是人們多年來夢寐以求的理想。如今,這一願景正變得可能。
傳統鏡頭只能在一個平面上精確對焦,前后景物會出現模糊。縮小光圈雖能增加景深,卻會使畫面變暗,並產生由衍射引起的“光學模糊”。於是,研究團隊想挑戰一個根本性問題:鏡頭是否必須聚焦在單一平面上?他們設想,如果鏡頭能“彎曲”焦點,使其適應眼前世界的形狀,會怎樣?
研究團隊提出的“計算鏡頭”融合了光學元件與算法控制,能夠讓畫面中不同區域獨立對焦。該設計基於一種名為“洛曼鏡”的光學結構,由兩片彎曲透鏡相對移動實現焦距調節。團隊進一步加入“相位空間光調制器”,可在像素級精確控制光線彎曲,使不同深度的景物同時清晰成像。
這一系統採用了兩種自動對焦方法:第一種是對比度檢測自動對焦,它將圖像劃分為多個“超像素”區域,每個區域獨立尋找能讓自身最清晰的焦點位置﹔第二種是相位檢測自動對焦,利用“雙像素傳感器”檢測物體是否對焦,以及焦點應向哪個方向調整。改進后的系統可實現每秒21幀的快速對焦,即使在動態場景下也能保持清晰。這兩種方法相結合,相當於讓每個像素都擁有自己的微型可調鏡頭。
這項技術的應用前景廣闊。除攝影外,還能讓顯微鏡一次性捕捉生物樣本的完整層面,幫助自動駕駛車輛更清晰地識別環境,也可為增強現實和虛擬現實系統帶來更逼真的深度體驗。研究人員表示,這一“計算鏡頭”代表了一種全新的光學設計理念,未來有望從根本上改變相機和機器“看世界”的方式。
關注公眾號:人民網財經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































微信掃一掃


第一時間為您推送權威資訊
報道全球 傳播中國
關注人民網,傳播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