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黃金儲備“十二連增”
222
點擊播報本文,約
人民網北京11月10日電 (記者黃盛)日前,中國人民銀行(以下簡稱“央行”)公布的數據顯示,截至10月末,我國黃金儲備為7409萬盎司,較9月末的7406萬盎司增加3萬盎司,為連續第12個月增持黃金。

今年1-10月央行黃金儲備情況。數據來源:中國人民銀行網站
東方金誠首席宏觀分析師王青向記者表示,近期央行在國際金價大幅上漲、屢創歷史新高過程中持續小幅增持黃金,釋放了優化國際儲備的清晰信號。截至2025年10月末,我國在主要由外匯儲備和黃金儲備構成的官方國際儲備中,黃金儲備的佔比為8.0%,明顯低於15%的全球平均水平。此外,黃金是全球廣泛接受的最終支付手段,央行增持黃金能夠增強主權貨幣的信用,為穩慎推進人民幣國際化創造了有利條件。
平安証券研報認為,長期來看,美元信用走弱邏輯持續印証,黃金貨幣屬性增強﹔同時央行常態化購金提供官方背書,進一步形成正反饋﹔部分核心經濟體政治經濟風險抬升趨勢顯現,黃金避險屬性提升。
民生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溫彬認為,除我國之外,各國央行購金需求持續高漲,黃金已超越歐元成為全球央行第二大儲備資產。同時,黃金脫離了單一主權貨幣體系,在美元劇烈波動、美元資產信用下滑的長期趨勢下,增加黃金儲備有助於優化我國的外匯儲備結構、分散美元資產佔比過高的風險。再加上當前全球地緣政治風險高企,地區沖突此起彼伏,黃金的避險和抗通脹屬性決定了其仍有較大的投資需求和升值空間,有助於我國外匯儲備保值增值。
此外,整體來看,10月全球對黃金的需求依然旺盛。世界黃金協會最新數據顯示,全球黃金ETF連續5個月實現資金淨流入,10月吸金82億美元,推動其總資產管理規模增長6%,達到5030億美元的月末新高。黃金市場交易量持續激增,10月日均交易額達5610億美元,創歷史新高,環比增長45%。
也有業內人士表示,從長期來看,在我國央行黃金儲備“十二連增”的背景下,黃金仍將受益於逆全球化風險帶來的全球流動性擴張和偏好抬升﹔近期金價出現波動則主要受中美經貿關系和美聯儲降息預期變化驅動。
關注公眾號:人民網財經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































微信掃一掃


第一時間為您推送權威資訊
報道全球 傳播中國
關注人民網,傳播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