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募基金分紅“熱力”持續攀升
222
點擊播報本文,約
今年以來,私募基金分紅活躍,熱度攀升。根據私募排排網不完全統計數據,截至10月31日,在有業績展示的5558隻私募產品中,有1135隻產品實施了分紅,佔比超兩成,累計分紅次數1443次,分紅總金額達151.58億元,與去年同期的41.67億元相比,增幅高達263.76%。
對於分紅規模大幅提升的原因,排排網旗下融智投資FOF基金經理李春瑜對《証券日報》記者表示:“主要有三方面因素支撐。其一,今年以來私募基金整體業績表現亮眼,平均收益率超過20%。其中,股票策略產品表現尤為突出,平均收益率接近30%,為分紅提供了充足的利潤來源。其二,分紅能夠幫助投資者將賬面上的浮動盈利轉化為實實在在的收益,增強‘落袋為安’的投資體驗,進而提升投資者對私募基金產品的持有信心。其三,私募基金管理人能通過分紅提前提取部分業績報酬,並將部分收益轉化為確定性收入。還有部分機構通過分紅適度控制產品規模,避免因規模擴張過快而影響投資策略的執行效果,更好地維護現有投資者利益。”
從策略類型來看,股票策略產品成為分紅主力。數據顯示,截至10月31日,股票策略產品年內分紅金額達115.86億元,佔全部分紅總額的76.43%。排排網財富研究總監劉有華對《証券日報》記者表示:“這一方面得益於今年A股市場的結構性行情,部分持倉標的股價上漲和業績兌現帶來了充足的利潤﹔另一方面,股票策略私募機構也傾向於通過分紅向投資者傳遞信心,特別是在市場波動階段,穩定的分紅有助於增強投資者黏性。”
其他策略類型中,多資產策略產品分紅金額為13.76億元,其跨資產配置的優勢在不同市場環境下均能貢獻收益﹔期貨及衍生品策略與債券策略產品的分紅金額基本相當,分別為9.36億元和9.37億元,前者受益於商品市場的趨勢性機會,后者則依托於固定收益類資產的穩定現金流﹔組合基金策略產品的分紅規模則相對較小。
從機構類型來看,主觀私募機構和量化私募機構在分紅行為上有所差異。主觀私募機構旗下產品分紅金額為100.42億元,佔總分紅金額的66.25%﹔量化私募機構旗下產品盡管業績表現不俗,但分紅金額為51.16億元,佔比為33.75%。劉有華認為:“這種差異主要緣於兩類機構的投資理念和操作方式不同。主觀私募機構更傾向於在盈利達到預期后通過分紅回饋投資者,同時調整倉位﹔量化私募機構則更關注策略的有效性和資金的使用效率,分紅決策通常與模型信號和產品申贖節奏相關,因此在分紅上相對謹慎。”
從機構管理規模維度觀察,百億元級私募機構在分紅中佔據主導地位。今年以來,管理規模在100億元以上的私募機構旗下產品分紅金額達54.79億元,佔全部分紅總額的36.15%,領先於其他規模梯隊。李春瑜認為:“此類機構旗下產品分紅金額領先,主要因為其較大的產品規模基數、更成熟的投研能力以及更注重品牌形象的管理理念。”
與此同時,今年以來,共有647家私募機構旗下產品進行了分紅,其中分紅金額在1億元以上的有23家,深圳市日斗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九坤投資(北京)有限公司等機構分紅金額居前。同時,這23家機構中,百億元級私募機構數量最多,達9家,顯示出頭部機構在分紅方面的積極姿態。
整體來看,年內私募基金分紅“熱力”攀升,不僅反映了行業整體業績的向好,也體現出私募基金管理人更加注重投資者體驗與長期信任的建立。
關注公眾號:人民網財經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































微信掃一掃


第一時間為您推送權威資訊
報道全球 傳播中國
關注人民網,傳播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