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經濟·科技

上市公司結構向好創新向優

2025年11月14日08:45 | 來源:經濟日報222
小字號

點擊播報本文,約

翻開A股三季報,面對更加積極有為的宏觀政策落地實施、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的加快推進等多重利好,以及世界經濟增長動能偏弱、國內有效需求不足等多重挑戰,今年以來,上市公司積極搶抓政策機遇,以技術創新破局,憑轉型升級拓新,並用真金白銀的回饋穩住市場信心、提振投資者預期,呈現出新興產業與傳統產業多點開花、協同並進態勢。

新興產業領跑

今年以來,A股市場“新潮”涌動,新一代信息技術、新能源、新材料等代表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的“硬科技”上市公司表現亮眼。

以科創板為例,科創板企業延續穩健發展勢頭,前三季度,除4家多地上市紅籌公司外,588家科創板公司合計實現營業收入1.01萬億元,同比增長6.6%。

關鍵技術的不斷突破,成為科技型上市公司業績爆發的核心驅動力。生物醫藥領域,今年以來滬市公司共推動26款1類新藥獲批,禾元生物自主研發的重組人白蛋白注射液(水稻)獲批上市,成為全球首個“稻米造血”1類創新藥。高端裝備領域,科德數控實現國產高端五軸機床在航空航天等關鍵領域的批量化進口替代。通信領域,國盾量子實現全球首款四通道超低噪聲半導體單光子探測器量產,關鍵指標刷新世界紀錄。

積極搶抓具身智能、人工智能等新風口機遇,是驅動上市公司業績增長的另一動能。鳴志電器前三季度營業收入、歸母淨利潤同比分別增長11.66%、5.43%,公司表示在人形機器人領域布局較多,機器人業務在前三季度保持向上勢頭,預計全年相關應用收入佔比將進一步提升。奧比中光前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7.14億元,同比增長103.5%,公司表示積極擁抱市場新機遇,隨著各類AI端側應用的智能化升級加速,目前已成功迎來經營拐點。

“AI算力需求旺盛、AI應用不斷落地,半導體國產替代加速、存儲價格持續上漲使相關領域表現強勁,傳統硬件制造持續較高增長,部分軟件領域盈利明顯改善。”招商証券首席策略分析師張夏表示,其中,半導體、元件、光學光電子、軟件開發、計算機設備等領域單季度盈利明顯改善,通信設備持續出現較高增長。

研發投入的不斷加碼,為科技型上市公司注入強勁內生動力。今年前三季度,創業板、科創板、北交所研發強度分別達4.54%、11.22%、4.42%﹔戰略性新興產業整體研發強度5.21%。中潤光學前三季度研發費用投入4921.13萬元,同比增長50.47%,公司表示,此次研發投入聚焦新產品創新與技術突破,旨在進一步拓寬產品應用場景、增強核心技術競爭力,為未來業績持續增長奠定堅實基礎。

資本市場對科技創新的大力支持,也為科技型企業向好發展保駕護航。今年6月實施科創板“1+6”改革,設置科創成長層,引入資深專業機構投資者、預先審閱等制度試點。改革平穩推進,科創成長層未盈利企業表現突出,33家已披露三季報的公司營收同比增長35.1%,淨利潤同比減虧45.4%,彰顯出成長潛力。

“新質生產力相關行業增速較高,原因在於宏觀經濟出現回升,同時,在資金投入和市場需求提升的雙重推動下,許多科技創新型企業經營狀況明顯改善,轉型發展趨勢愈加明顯。”前海開源基金首席經濟學家楊德龍表示。

傳統產業煥新

新興產業蓬勃發展,傳統產業也在求新求變、提質增效,從前三季度情況來看,一些傳統優勢賽道保持活力。

憑借升級新技術、創造新場景、布局新應用,部分傳統企業打開新局面。美的集團前瞻布局智能家居,今年前三季度智能家居業務收入同比增長13%。賽力斯搶抓智能出行,前三季度新能源汽車累計銷量達30.46萬輛,問界系列持續迭代升級,為用戶帶來智慧出行體驗。福達合金積極拓展新應用場景,電接觸材料在數據中心、汽車以及儲能領域應用均有不錯表現,前三季度公司營業收入、歸母淨利潤同比增長均達30%以上。

不少企業向智向綠,轉型升級步伐加快。電力行業的國電南瑞、四方股份、平高電氣等公司在繼電保護、特高壓開關等環節取得突破,為能源系統綠色轉型提供支撐,拉動高附加值產品線淨利潤增長。風電裝備行業聚焦大型化、智能化,明陽智能中標的16MW以上海上風機訂單容量佔比突破30%。基礎化工行業探索綠色循環路徑,桐昆股份構建從能源到化纖的內部循環產業鏈,通過產線智能化降低能耗,前三季度淨利潤同比增長54%。

還有企業積極走出去,出海表現突出。上海電氣交付全球首台ITER磁體冷態測試杜瓦,電氣風電中標多個海外項目,推動風電產業全球化。中材國際海外訂單實現高增長,今年前三季度公司境外新簽合同合計達413億元,同比增長37%。比亞迪出海業務全面開花,實現跨越式增長,今年1月至10月海外乘用車及皮卡銷售78.5萬輛,同比增長135%。

此外,反“內卷”促進產業格局優化,傳統重點行業重塑供需平衡。鋼鐵行業穩產能與調結構並舉,南鋼股份高端鋼材銷量比重穩步提升,多項精品鋼產品應用於國際重點項目,毛利率同比提升1.91個百分點﹔山東鋼鐵借助寶武平台推進聚量採購,購銷差價持續改善,第三季度淨利潤創近11個季度單季新高。水泥行業積極落實錯峰生產,產品價格修復改善,海螺水泥、華新水泥受益於產品價格上漲以及成本下降,前三季度淨利潤同比增長21%、76%。

“在反‘內卷’政策推動下,市場供需格局持續優化,工業品價格呈現企穩回暖跡象,鋼鐵、有色等部分資源品價格維持強勢。”張夏表示,往后看,隨著加快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和反“內卷”政策的持續推進,資源品等板塊業績有望繼續實現較高增長,出口優勢行業盈利也有望改善。

回報意識增強

不僅業績回暖向好,一些上市公司投資者回報意識同步增強,善用分紅、增持、回購等利好托起投資者信心,形成“創新—增長—共享—再突破”的良性循環。

上市公司分紅頻次穩步提升。截至10月31日,全市場共1033家上市公司公布一季度、半年度、三季度現金分紅預案,較上年同期增加141家﹔全市場現金分紅總額7349億元,89家公司年內分紅金額超10億元。

伊利股份2025年中期擬向全體股東每股派發現金紅利0.48元(含稅),合計擬派發總額約30.36億元。公司表示,將在保障健康發展所需資金需求的前提下,積極通過現金分紅、股份回購等多元化方式,將經營成果轉化為股東收益,以穩定的投資回報持續回饋廣大股東的信任與支持,努力實現公司價值與股東利益的長期共贏。

回購熱情高漲。數據顯示,截至10月31日,剔除停止實施的情況,A股全市場1195家公司共發布1525單2025年回購預案,目前已完成899單﹔全市場累計回購金額923億元,其中,自有資金回購佔比36%,注銷式回購佔比26%。

九安醫療在業績說明會上表示,公司將於近期啟動第6次股份回購工作,計劃回購金額不低於3億元且不高於6億元,以維護公司價值及股東權益,截至10月21日已完成約2.04億元金額的回購﹔未來,公司會持續積極維護市值,在合適的時機研究並適時新增開展庫存股的注銷工作。

增持力度不斷加大。數據顯示,截至2025年三季度末,深市上市公司披露增持計劃106單,增持金額上限260.76億元。“基於對公司未來發展前景的堅定信心及對中長期價值的認可,集團公司2025年增持公司股份約2%。”中色股份有關負責人在業績說明會上表示,未來將持續研究推出有效舉措,深化改革創新,推動公司經營業績穩中求進,提高公司內在價值。

展望未來,盡管外部不穩定不確定性因素依然較多,國內一些領域結構性矛盾還在顯現,但不少上市公司已有前瞻的布局和科學的規劃,對全年發展保持樂觀。在回答如何應對行業環境變化、保持業務持續增長時,京儀裝備在業績說明會上表示,將有三方面舉措:一是持續高強度研發投入,構建技術壁壘,提升產品競爭力﹔二是抓住國產替代機遇,擴大核心產品市場份額﹔三是優化產能布局,為業務擴張提供支撐。

專家表示,整體來看,今年前三季度,上市公司以穩健業績展現發展實力,實現多領域突破與內生動力強化。未來,隨著一攬子穩市政策的落地實施與資本市場改革的不斷深化,上市公司有望進一步釋放創新創造活力,鞏固穩中向好發展勢頭。(本報記者 李華林)

(責編:薛瑞、陳鍵)
關注公眾號:人民網財經關注公眾號:人民網財經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