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動現代農業“低空引擎”
222
點擊播報本文,約
近日,在2025年天津市第二屆農業無人機創新應用大會暨農作物植保員職業技能競賽上,400余名嘉賓聚焦農業無人機實操與前沿技術,共話現代都市型農業和低空經濟的未來發展。從施肥到播種,從田管到收獲,“低空引擎”服務現代農業的場景比比皆是。低空經濟與現代農業融合帶來高效高產,讓現代農業煥發出“低空活力”,正為糧食安全保障和鄉村全面振興注入全新動能。
今年年初發布的《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進一步深化農村改革 扎實推進鄉村全面振興的意見》明確提出,支持發展智慧農業,拓展人工智能、數據、低空等技術應用場景。在此指引下,我國多地紛紛出台專項措施,從政策扶持到資源傾斜,積極推動無人機等低空技術與農業生產加快融合。一系列低空經濟與現代農業融合發展的場景,不僅豐富著現代農業發展的新本領,更顯示出低空經濟推動鄉村全面振興的能量。
低空作業設備能突破人工、地形等多重限制,實現監測、播種、施肥等多個環節的精准化、標准化、規模化作業,大幅提升農業生產效率,減少農藥化肥浪費,有效降低成本。大力發展農業領域低空經濟還可以帶動與無人機相關的數據處理、設備運維等上下游產業聯動,串起農業領域的“低空產業鏈”。以強化農業植保等低空飛行作業能力、大力發展無人機作業方式為契機,一些地方正將物聯網、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前沿技術與農業作業深度融合,拓展規模化智慧農業應用場景,加快建設無人化智慧農場,積極打造無人機在農業領域的“標准化和無人化”示范應用。
發動農業領域“低空引擎”,應注重技術創新這一根本。針對農業生產實際,加大對低空農業裝備核心技術的研發投入,如聚焦無人機續航能力、載荷重量、智能導航精度等關鍵指標做好研發。支持農服等相關企業與科研機構合作,開發適配不同作物、不同場景的專用設備,讓低空技術更貼合農業生產實際需求。
完善配套服務體系。可加快建設完善農業低空飛行服務站、設備維修網點、電池換電驛站等基礎服務,解決作業過程中的續航焦慮和維修難題。健全低空飛行管理機制,明確農業作業空域的申請流程、使用規范,平衡安全監管與作業效率,讓低空農業作業既高效又規范。
還應注重激活人才這個重要支撐。可加大對農民的低空設備操作和基本維護等培訓,比如在針對提升農民數字新農具培訓中,專門設立“低空農業技術培訓”環節,培養一批會操作、能維護的“新農人”。支持引導職業院校開設相關專業,培育專業技術人才,為農業低空經濟發展提供穩定的人才隊伍。(馬維維)
關注公眾號:人民網財經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































微信掃一掃


第一時間為您推送權威資訊
報道全球 傳播中國
關注人民網,傳播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