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經濟·科技

數字技術賦能制造企業加速轉型升級

人民網記者 王紹紹
2025年11月16日09:23 | 來源:人民網222
小字號

點擊播報本文,約

走進安徽某叉車企業的智能制造車間,AGV小車有序穿梭,自動完成物料搬運、配送等任務﹔在車架焊接工序,智能機器人精准確定焊接點位、自動高效進行焊接工作。通過一系列的智能化改造,該企業車間內各設備實現了高速、穩定通信,生產線物流運轉效率提升15%﹔焊接穩定性和焊接效率大幅提高,用工成本顯著降低。

制造業是立國之本、強國之基。近年來,我國制造業轉型升級步伐鏗鏘有力,產業結構不斷優化,持續賦能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國家統計局11月14日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10月份,規模以上裝備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8.0%,累計增加值佔全部規模以上工業比重達36.1%,較2024年全年提高1.5個百分點,且已連續32個月超過30%。

這正是數字技術賦能產業轉型升級的現實縮影。“深入推進制造業數字化轉型,對提升我國制造業競爭力至關重要。”北京工業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王超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面對全球“再工業化”和低成本競爭的雙重壓力,數字化是突破核心技術“卡脖子”瓶頸,建立自主可控的現代化產業體系的重要手段,能夠為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筑牢產業根基。

近年來,我國數智技術發展勢頭強勁,為制造業數字化轉型提供了良好的環境。眾多企業紛紛建立自動化生產線、打造智能工廠,智能制造場景不斷涌現,帶動生產力進一步提升。

在河南鄭州某煤機企業工廠內,自動生產線有序運轉,無人車靈活穿梭,機械臂揮舞翻轉,抓取、切割、拼裝、焊接等動作一氣呵成﹔在湖北荊州某機械制造企業的生產車間內,工業相機實時捕捉產品高清圖像,AI視覺檢測系統瞬間完成缺陷判定,精准剔除不良產品﹔在浙江紹興某汽車零部件企業的數字化車間裡,制造執行系統大屏上,從原材料入庫到成品出庫,全流程數據一目了然﹔在江西九江某金屬制品企業生產車間內,機械臂精准抓取、裝配零部件,生產大屏幕上各項數據實時更新,生產全流程一鍵可控……

數字化轉型不僅體現在工廠的智能化改造上,更體現在先進制造企業的蓬勃發展中。乘著數字化轉型的東風,越來越多先進制造企業向“新”而行,聚能起勢,為更多企業轉型升級賦能,持續推動產業由“制造”變“智造”。

在浙江嘉興一家機器人制造企業的生產車間內,一台台多關節機械臂正在進行軌跡調試,機械手精准抓取工件,在模擬生產線上完成搬運、裝配等一系列動作﹔工程師緊盯控制屏上的數據波動,不時調整參數,確保機器人達到最優性能。據了解,該企業的機器人已走進多家制造業企業的生產車間,使企業實現“機器換人”,持續發揮降本增效作用。

在河北石家庄一家裝備制造企業工廠內,頭長“觸角”、身藏“眼睛”的無人駕駛洗掃機在道路上穿梭,精准躲避障礙物,自動清掃、排污、充電。“當前,工廠在產未交付產品訂單超5億元,生產計劃已排到明年1月份。”相關負責人表示,隨著數字化轉型步伐加快,智能化產品廣受歡迎,企業加速向“新”向“智”轉型,生產智能化產品,有助於推動更多企業轉型升級。

“當前,我國制造業數字化轉型正進入攻堅期,但技術短板、經濟障礙、組織慣性等問題制約轉型進一步深入。”在王超看來,全面推進制造業數字化轉型,要在“點、線、面”三方面下功夫:在“點”上,推廣“小快輕准”的低成本方案,快速解決轉型痛點﹔在“線”上,發揮“鏈主”企業引領作用,帶動上下游企業協同﹔在“面”上,建設產業集群“工業大腦”,實現區域資源集約賦能。

華南理工大學工商管理學院教授、廣州數字創新研究中心主任張振剛認為,要通過大數據、工業互聯網、人工智能等數智技術,推動全要素智能化,驅動產業效能提升﹔將生成式AI融入產品研發環節,推動技術升級,加快產品迭代速度﹔依托工業互聯網、雲服務等平台實現全流程數智化貫通,促進產業鏈供應鏈協同,重塑產業生態。‌

(責編:王仁宏、高雷)
關注公眾號:人民網財經關注公眾號:人民網財經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