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團隊為稀土穿上“能量轉換外衣”
2025年11月21日08:44 | 來源:科技日報
222
222
點擊播報本文,約
科技日報北京11月20日電 (記者華凌 朱虹)記者20日從清華大學獲悉,該校深圳國際研究生院韓三陽副教授團隊聯合黑龍江大學、新加坡國立大學科研力量,為稀土納米晶設計了一件獨特的“能量轉換外衣”,可高效傳遞能量,為其在現代光電技術中的產業化應用掃清了關鍵障礙。相關成果以“捕獲電生激子實現可調諧的稀土納米晶電致發光”為題,在線發表於國際期刊《自然》。
稀土納米晶因發光顏色可調、譜線窄、穩定性高等優勢,被視為電致發光領域“潛力股”。但該材料的絕緣特性導致電流無法直接注入,使其無法像半導體材料那樣被電流直接高效點亮,難以應用於LED(發光二極管)、OLED(有機發光二極管)等現代直流電致發光器件,陷入“穿著棉襖跑步”的技術困境。
針對這一核心瓶頸,聯合團隊創新性提出有機—無機雜化策略,通過表面修飾為稀土納米晶穿上“能量轉換外衣”。這件“外衣”可精確調控能級結構,將激子能量高效傳遞給稀土離子發光體,成功解決了電致發光中激子產生、輸運和注入的關鍵難題,實現高色純度、光譜可調的高效電致發光。
早在2020年,韓三陽團隊就在《自然》發表稀土材料光致發光相關成果。此次研究進一步構建起從光驅動到電驅動的完整技術鏈條。該成果無需大幅改動器件結構,僅通過調控稀土離子即可實現多色發光,在高分辨率顯示、近紅外技術等領域應用潛力顯著,未來有望拓展至人體健康監測、無創檢測、農作物補光等場景。
(責編:劉橦潔、陳鍵)
關注公眾號:人民網財經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 報告顯示:截至2024年底保險業投資超4300億元服務鄉村振興
- 人民網北京11月20日電 (記者杜燕飛)中國保險行業協會日前發布的《中國保險業社會責任報告(2024)》(以下簡稱《報告》)顯示,截至2024年底,保險業為鄉村振興投資超4300億元,同比增長50%﹔為戰略性新興產業投資6800億元,同比增長17%﹔支持科技自立自強存量資金8800億元,同比增長107%。 聚焦國家重大戰略和重點領域,《報告》顯示,從風險保障看,2024年,企業財產保險提供保險金額159.65萬億元,賠款支出331.92億元﹔貨物運輸保險提供保險金額85.69萬億元,賠款支出167.29億元﹔科技活動主體簽單42.44億件,賠款支出177.28億元﹔保險業提供科技保險保障約9萬億元。…
- 評論
- 關注
推薦閱讀
打開客戶端體驗更多服務
打開































微信掃一掃


第一時間為您推送權威資訊
報道全球 傳播中國
關注人民網,傳播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