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經濟·科技

多地圍繞“好房子”建設出台配套文件

2025年11月21日08:56 | 來源:証券日報222
小字號

點擊播報本文,約

原標題:多地圍繞“好房子”建設出台配套文件

11月19日,佛山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等八部門發布《關於進一步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的若干措施的通知》,提出優化容積率計算方式支持好小區建設、支持“好物業”服務“好房子”等十二條舉措,持續鞏固房地產市場穩定態勢,加快“好房子”建設,加快構建房地產發展新模式。

據記者梳理,自今年5月份《住宅項目規范》實施以來,全國已有十余地圍繞“好房子”出台了配套文件,從設計標准、技術導則到項目指引,全方位發力推動“好房子”落地。一場以品質為核心的住房革新正在全國范圍內扎實推進,讓“好房子”從民生願景逐步變為現實圖景。

廣東省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員李宇嘉在接受《証券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好房子”的核心意義,一是順應居民對美好人居的訴求,增加有效供給滿足需求﹔二是通過改善供給結構來帶動需求,讓市場在合理體量上維持活躍,幫助房地產從過去的高周轉、快消化,轉向以品質為導向的發展模式。

政策加碼

地方精准施策

11月18日上海市貫徹落實中央城市工作會議精神推進大會提到,把宜居安居放在首位,加快推進安全舒適綠色智慧的“好房子”建設,推動城中村改造提速、保障性住房擴容提質,開展舊住房綜合整新,加快房屋適老化改造。

廣州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10月份發布的《廣州市推進“好房子”建設的工作指引(試行)》明確,鼓勵在建筑屋面、停車棚等部位設置分布式光伏發電設備作為住區的可再生能源,與建筑一體化設計,滿足安全、美觀及便於維護的要求,且不對環境造成光污染。

上海市9月份發布的《關於進一步促進本市住宅品質提升的規劃資源若干意見》提出,“建設全齡友好城市,適應家庭人口數量和結構變化的需求,新建住宅鼓勵靈活可變的戶型設計,增加儲物收納空間、多功能彈性空間,提升自然採光率與通風效率”等內容。

值得注意的是,各地在出台“好房子”地方標准時,既有共性底線,也從本地居民的痛點出發,因地制宜制定相應標准。如北方城市側重於保溫和防風,南方沿海地區則會更側重於防潮、防水、抗台風。

“近年來,各地都在探索‘好房子’的落地路徑。從立標准、抓項目、強科技入手,地方政府、企業,協會等一起推進,從宜居、安全、智慧、綠色等角度推進項目評選,形成了一批好項目。”李宇嘉表示,未來應進一步探索如何讓老房子、保障性住房、租賃住房等都能成為“好房子”。

從各地出台政策和項目落地情況看,“好房子”建設的推進,不僅切實提升了居民居住體驗、促進住房消費需求釋放,也帶來了供給端和城市治理方式的變化。

某房企“好房子”項目設計師陳劍飛向記者表示,目前,各家房企已經開始立足於政策導向,通過客戶調研及市面產品考察,在各自的產品線基礎上制定適配自身的好房子標准。

上海易居房地產研究院副院長嚴躍進在接受《証券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從購房者層面看,安全、舒適、綠色、智慧的“好房子”能極大提升居住體驗,滿足人們對高品質生活的追求﹔從城市發展角度來看,“好房子”建設是“四好”(即好房子、好小區、好社區、好城區)的基礎工作,本質上也符合中央城市工作會議對於城市發展的定調。“好房子”有助於優化城市空間布局,提升城市形象與品質,增強城市吸引力與競爭力﹔從產業發展來看,“好房子”建設還能帶動相關產業發展,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

嚴躍進認為,從今年市場表現看,“好房子”確實有助於穩定預期並對成交量形成支撐,但如果定價明顯脫離當地居民收入水平,也容易變成“小圈層產品”,品質和可支付能力要一起考慮,才更有利於助力市場回穩。

頂層設計領航

適配全生命周期

《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五個五年規劃的建議》提出,“建設安全舒適綠色智慧的‘好房子’,實施房屋品質提升工程和物業服務質量提升行動。建立房屋全生命周期安全管理制度。”

在“十五五”時期,“好房子”建設將是推動房地產高質量發展的重要發力方向。

在嚴躍進看來,未來“好房子”建設至少有三方面值得關注。一是強化政策引導,尤其是結合2025年的一些“好房子”建設實踐經驗,完善相關法規標准﹔二是加大技術創新投入,鼓勵企業研發新型建筑技術、綠色環保材料,提升房屋建設科技含量與質量水平﹔三是推動產城融合發展,鑒於當前房地產市場新形勢,要把“好房子”建設與城市中的產業發展相結合,做好職住平衡。

李宇嘉認為,可以從“好房子+好政策”和“好房子+好服務”兩個方向同時發力。要推進“好房子+好政策”,從規劃、供地、流程、營商環境、交付、配套等方面加大政策扶持,全方位降低成本,比如淨地出讓、拿地即開工等,提振開發商打造高品質產品的積極性。另外,要推進“好房子+好服務”,推進物業管理服務提升的同時,強化服務范圍升級,對房屋交付后全生命周期的維護保養,讓房屋本體、電梯、社區設施等得到及時維護。

(責編:羅知之、陳鍵)
關注公眾號:人民網財經關注公眾號:人民網財經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