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TF強勢“吸金” 上周超千億元資金借道入場
222
點擊播報本文,約
近日,盡管市場情緒趨於謹慎,但ETF市場卻迎來資金踴躍進場。
Wind資訊數據顯示,11月14日至11月21日,全市場ETF淨流入額超1000億元,其中多隻寬基ETF強勢“吸金”,成為資金逆市配置的核心標的。這種“市場調、資金進”的反差,折射出投資者對A股中長期價值的認可。
資金借道ETF逆市布局
11月14日,上証指數跌破4000點,截至11月24日收盤,報3836.77點。與之形成對比的是,11月14日至11月21日期間,全市場ETF合計淨流入額達1045.48億元,其中寬基ETF貢獻355.33億元,南方中証500ETF、易方達創業板ETF、華泰柏瑞滬深300ETF等淨流入額均超50億元。具體到11月21日,華泰柏瑞滬深300ETF、南方中証500ETF、易方達創業板ETF等頭部寬基產品表現尤為突出,單日淨流入額居前,均超20億元。
“寬基ETF逆市‘吸金’反映了資金對市場估值底部的認可。”深圳市前海排排網基金銷售有限責任公司研究總監劉有華向《証券日報》記者分析,寬基ETF兼具分散風險、交易成本低廉、流動性強的工具屬性,在市場震蕩期成為左側布局的優選。更重要的是,資金借道ETF逆勢流入,既體現了對A股長期價值的信心,也有助於為市場注入流動性,起到“穩定器”作用。
A股此次調整源於多重因素。國際層面,富榮基金研究人士向《証券日報》記者表示,市場對美聯儲降息預期降溫,全球流動性收緊擔憂再起,從而對成長股估值形成壓制。
華銀基金研究員李繼民在接受《証券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美股科技板塊因AI投資資本開支有效性存疑、科技板塊估值高企進入調整,通過情緒傳導、北向資金流出、AI產業鏈重估三重路徑傳導沖擊A股市場。”
國內層面,富榮基金研究人士表示,國內市場內部自身也存在調整壓力,前期部分科技成長板塊估值偏高,在全球科技股波動加劇的背景下,資金獲利了結意願較強。
三大方向存結構性機會
盡管短期承壓,但機構普遍認為A股市場中長期向好基礎未變,震蕩筑底期的結構性機會值得把握。富榮基金研究人士表示,市場在經歷調整后,結構性機會或將更側重於基本面扎實和符合中長期政策導向的領域,其中科技創新與產業升級有望仍是核心——人工智能、機器人等代表新質生產力的方向,在全球AI產業革命的驅動下更具機會。
具備“全球敞口”的制造業同樣被看好。富榮基金研究人士認為,部分工程機械、白色家電、電網設備企業已完成海外產能布局,在全球價值鏈中定位提升,有望受益於出海需求擴張。
此外,與“反內卷”政策和需求復蘇相關的領域也存在機遇,部分產能出清徹底的順周期行業及促消費政策提振的新型消費領域,存在景氣改善機會。
展望后市,李繼民判斷,短期A股市場大概率震蕩筑底,中期處於“牛市第二階段”整固期。策略上建議適當關注科創、低位消費、高股息資產,謹慎觀察出口導向傳統制造業及AI產業鏈。
多位業內人士認為,總體來看,資金借道ETF的逆市布局已釋放清晰信號:盡管短期波動加劇,但資本市場改革深化、流動性合理充裕的向好趨勢未變。隨著政策預期與外部環境逐步明朗,結構性行情仍值得期待,而ETF作為高效配置工具,有望持續承接居民財富入市需求。(本報記者 彭衍菘)
關注公眾號:人民網財經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































微信掃一掃


第一時間為您推送權威資訊
報道全球 傳播中國
關注人民網,傳播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