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首页|财经首页
熔盛重工遭员工封门讨薪

遭遇封门讨薪 熔盛重工何去何从?

据媒体报道,7月1日及2日对江苏熔盛重工来说是极为尴尬的两天,部分员工围堵工厂大门要求公司支付工资。据悉,公司已拖欠工人工资三个月。2012年以来,受全球航运市场低迷的影响,这家全国最大的民营造船公司正在遭遇诸多挑战。与此同时,放眼整个造船业,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对目前中国船舶工业经济运行的评述为“生产经营形势更加严峻”。

熔盛重工因欠薪工厂遭围堵

据《第一财经日报》报道,7月1日及2日这两天,部分熔盛重工劳务派遣人员围堵在熔盛重工南通工厂的门口,希望讨回薪水。据工人反映,从今年3月起就开始欠薪,外包工(劳务派遣人员)及企业本工(本部员工)的拖欠时间分别是3个月和2个月。
    根据熔盛重工的官方回复内容,熔盛重工目前正在转型升级,在这一过程中,公司对现有的人员结构进行了优化,针对近几日发生的围堵问题,公司通过组织人员解释和疏导,人员已很快散去。
    事实上,这次欠薪可能与熔盛重工的业绩不佳有关,而一些外包工也看到了这一现象并辞去了工作。通过记者的实地考察,也证明了这点,曾经热闹非凡的宿舍楼最多时住了三四万人,而现在员工数量大幅减少,宿舍楼前光影寥寥。
    2012年年报显示,熔盛重工营业收入约79.6亿元,较2011年同期159.1亿元减少50%;亏损5.7亿元。

钱荒导致熔盛重工经营危机?

2012年11月26日,张志熔(图左)宣布辞去熔盛重工所有职务,熔盛重工总裁陈强继任董事局主席。今年年初,张志熔更宣布,将其所持部分熔盛重工股权,转让给其父亲张德璜,以及熔盛重工董事局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陈强(图右)。
    由于陈强在造船业享有盛名,资本市场一度对其“复兴”熔盛曾寄予厚望。除了拓展业务布局、需求资金支持,陈强还在内部推行部门整合、二次竞岗等管理改革。但此次“欠薪门”爆发,这份希望已然变淡。
    据熔盛重工内部人员透漏,熔盛重工最大的问题就在于,目前因银行在收紧贷款,而船东资金也不足,导致造船企业缺少足够费用建完所有船舶,因而需要造船企业自己拿出营运资金来完成造船工序,而这也可能就是导致其财务危机的根本因素。
    另据媒体报道,除了现金不足之外,熔盛重工还面临收账款高企、借款额偿还有难度等问题。其内部高层透露,目前船企的最大风险还是来自于银行断贷及部分船东弃船,日前熔盛重工已经与中信保签署了统保协议,降低运营风险。

造船行业低迷或将持续

2010年我国造船业3大指标:接受订单量、未交付订货量、建造量方面均排世界第一,那时中国的造船业极为风光。然而去年,中国造船企业迎来的却是寒冬,造船业的危机一方面来源于近两年来的无序扩张导致的产能过剩;另一方面世界航运业的极度低迷,令造船业的“交船难、接单难”问题雪上加霜,船队规模中国第一的中国远洋蝉联两年A股 “亏损王”也充分说明这点(点击查看相关专题),最后,融资难或许是压倒船企的最后一根稻草。中国造船业亟待寻找新的突破口。 
    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日前对中国船舶工业经济运行的评述为“生产经营形势更加严峻”。评述表示,新承接船舶订单虽在大幅增加,但造船完工量和手持订单数却在继续下降,中国船企未来压力依旧巨大。
    我国造船企业2013年度新接订单较去年相比有所增加,但订单价格却是处于历史低谷,船东的首付比例也削减到2~3成,造船企业所面临的压力并未减小。
    中国船东协会常务副会长张守国近日撰文称,当前运力已经超过市场需求的30%,即使几年之内不造船,运力仍旧严重过剩。曾有业内人士指出,就在我们还在为“世界第一造船大国”欢呼雀跃的时候,世界造船行业已发生变革,市场需求已经转向高技术、高附加值的船舶产品,比如液化天然气(LNG)船、特种船舶、海洋工程装备等,整个行业正在向更加注重节能减排和安全环保的方向发展。
   而我们从造船大国到造船强国,仍然有很长的路要走。

连续亏损 未来发展方向在何方?

2012年,受航运业整体低迷影响,国内造船业相继出现“接船难”、“交单难”等问题。浙江、江苏、福建等地区部分船厂纷纷倒闭,其中多数以中小型民营船厂为主。作为中国最大民营造船企业熔盛重工,在船舶业如此低迷的环境下也无法独善其身,继2012年亏损近6亿元之后,今年一季度熔盛重工继续亏损4900万元人民币。
    根据同花顺iFinD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中国船舶(600150)一季度净利润7073万元,同比下降73%;广船国际(600685)一季度净利润5412万元,同比下降31%;舜天船舶(002608)一季度净利润1058万元,同比增长44%;中国重工(601989)一季度净利润8.06亿元,同比下降21.59%。一季报数据显示,国内造船行业利润增长率虽然有升有降,但总体处于盈利状态,面对这种形式,熔盛重工一季度的持续亏损状况显得格外突出。持续亏损的状况一方面与其下游航运业整体萎靡不振相关联,另一方面也与其管理不善有关。据媒体报道,熔盛2012年中下旬开始的改革已经失败,下面推行的具体政策并没有达到管理层的目的,甚至偏离。公司原有的实力派都相继离开,目前不见扭转乾坤的人。
    熔盛重工总裁陈强近日指出,航运业周期确实较差,但令人欣喜的是全球船价已在低位,下降的空间已不大。“熔盛重工业务已稳定,预计2013年下半年会比上半年好,而明年更会超过今年。”不过,根据媒体报道,熔盛重工江苏造船厂从2日开始全面停工。

2013-07-3特别策划

相关新闻更多>>

调查

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