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北京11月22日电 (章斐然 张文婷)张老师今年79岁,正式教老外中文已经有16年了。每周二、四她都会回来到位于北京大望路附近的一家咖啡馆进行授课。
张老师的学生大多是在附近上班的外企高管。据她的学生布莱克说,他所在公司的高管几乎都在她这儿上中文课。
“鸟枪换炮”
张老师告诉人民财经,她毕业于北外俄语系,留校任教于北京外国语大学留苏预备班。后因与一位初中老师交换了岗位,到家附近的朝阳中学(后为陈经纶中学)任教。当时的校长说,这真是“鸟枪换炮”了。1990年,退休后的张老师开始了与丈夫在东欧的旅居生活。但她说,“虽然那边什么都好,但我还是放不下家里,就回来了。”结束了仅一年半的“外交官夫人”的生活,张老师被陈经纶中学返聘,后又经介绍在一家民营对外汉语教学机构任教。她能用俄语和英语为外国学生教授中文。
“夜里偷偷地掉眼泪”
说起自己的往事,张老师泪眼婆娑,“真是太苦了!很多事真是自己咽了,回来夜里偷偷地掉眼泪。”张老师说,她的丈夫生前在外交部工作,因工作需要驻外20余年,家中一双儿女和5位老人都需要她一人照顾、支持。“我一个人送走了5位老人。”张老师反复提到。
“Alone but not lonely”
张老师为记者展示她的授课时间表。她说,她之所以将课程安排得这么满原因有二。一是因为她思念她的老伴,呆在家里怕触景生情;二是因为上课是她人生最大的快乐。她希望通过给老外上课让他们更好地了解中国文化。她说,"我虽然一个人,但是不寂寞。 Alone, but not lonely. "
据张老师说,她自己研究了一套教中文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需要她自己发挥很多精力去想象、琢磨。她为人民财经举例说,“比如‘国’字。这周围四四方方的就是城墙,中间一个王,这一点就是宝藏。王把宝藏带在身上,呆在的城里,不就是一个国吗?”
人民财经在一天的跟拍中先后见到5位张老师的老外学生,其中有外企高管、心理咨询师、建筑师等。他们无一例外都对张老师的教学态度和方法交口称赞。建筑师安东说,“张老师太赞了!我已经给她介绍了三位学生了。”
张老师每次上课都要带上厚厚一沓材料。她的学生中文水平不一,根据每个学生的基础和不同需要,张老师都会特别为其准备好手写的材料,再为学生复印一份。“我有的学生是家庭主妇,她会要求我教她一些和小时工沟通的对话。有的学生是企业的高管,我就给他准备一些商务用语。”她告诉人民财经,因为材料太多,放在背包里她已经背不动了,要放在小推车里。
张老师说,她的老外学生常常会问她一些超出语言教学的问题。为了能够对答,她每天都要读报,看新闻。在人民财经到达采访现场时,张老师正在翻阅当天的报纸。闲谈时,她又滔滔不绝地说起民国到解放后的历史。
张老师还喜欢为学生准备中国特色的小零食。在采访中,她热情地拿出她自己炒的黄豆和花生招待大家。她说,最初是因为老外不知道什么是黄豆,就干脆带来给他们看看。
在人民财经一天的采访中,张老师前后供给三位学生分别上了一小时的课。第一堂课的学生是布莱克,他是一家外国地产公司的总监,为了能赶上公司早上的上班时间,他要求将课安排在早上7:30-8:30。张老师说,尽管还有不少人想找她上课,但因腿脚不便她现在只能“拒课”。
张老师说,教课也分淡季和旺季,夏天和圣诞节到春节的冬季都是教学淡季。与市场价格相比张老师的课时费并不算高,而相较于她在教学机构所领的授课费时薪又高出不少。
尽管要在咖啡馆呆上一天,张老师却并没有打算吃中饭。在人民财经的劝说下,她才吃了一个馅饼,喝了一碗粥。一天课程结束已是下午3点多,张老师一人推着小车到马路对面坐公交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