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是全国第一个就警务辅助人员立法的城市。该市副市长、公安局长张跃进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让协警也有职业荣誉感

作为经济发达地区,江苏省苏州市从2004年开始面向社会公开招录了大量警务辅助人员,目前已有3.78万名警务辅助人员,而警察只有1.3万名;2012年7月,苏州在全国率先颁布实施《苏州市警务辅助人员管理办法》。
记者:作为公安民警,您觉得警务辅助人员的作用体现在哪些方面?
张跃进:以苏州来看,警务辅助人员已经成为公安机关的重要助手,几乎参与到了所有类型的警察任务履行之中。可以说,凡是不涉及国家机密、不涉及警察专用警械的领域,基本上都能够看见辅助警力的身影。从公安机关办公室纯粹的文秘工作到入户采集信息,从协助维护社会治安秩序和交通秩序到抓捕现行犯、堵截查缉和参与灭火,辅助警力的活动涉及交通、治安、消防、禁毒、户口、特种行业、警卫等诸多领域。
对于民警与警务辅助人员的关系,这相当于医生与护士的关系。医生有处方权,而护士没有,但医生和护士都为病人服务;民警有执法权,警务辅助人员没有,他们紧密合作,共同服务于警务工作。
记者:《苏州市警务辅助人员管理办法》有哪些亮点?
张跃进:在这个《办法》里,明确规定警务辅助是一种职业,与公安机关的法律关系为市场经济下的劳动合同关系,而不是一个新警种。同时,警务辅助人员辅助的是警务工作,而不是辅助具有警察身份的人,其依法履行职责的法律后果“由公安机关承担”。《办法》还对警务辅助人员“什么能干、什么不能干”作出了详细规定,同时,对广大警务辅助人员最关心的薪资待遇等问题也作出了明确说明。
《办法》明确将工资待遇纳入政府各级财政预算,建立正常的增长机制;健全警务辅助人员的各类社会保险,并通过抚恤资金可及于辅警近亲属的条款,使因工受伤、致残的警务辅助人员家属有望享受到与警察近亲属同等的抚恤待遇。《办法》实施一年来,市财政保障辅警的人均年度经费从2011年的3.38万元提高至4.5万元,人均可支配年收入也从原来的2.3万元提高至3.5万余元,极大缓解了警务辅助人员的生活压力。
记者:可以说,苏州对警务辅助人员的管理步入了法治轨道,其成效如何?
张跃进:苏州市公安局加快对警务辅助人员的规范化管理。我们开发建设了综合信息管理平台,这个平台涵盖了警务辅助人员的基本情况、教育培训、服装装备、奖励惩罚、投诉表彰、考核休假等信息,开通了人员对比、信息上报、工资核算等功能。通过该平台,我们将全市的警务辅助工作连成一个整体,不仅实现了信息自动更新,而且实现了资源的有效整合,极大地提高了管理效能,让警务辅助人员队伍管理更加精细、规范。
同时,市公安局督察支队新增成立了警务辅助人员督察大队,加强对警务辅助管理工作的监督检查;在每月21日,督察支队均协同信访、辅管等部门开展集中分析研判,及时处置警务辅助人员队伍中出现的苗头性问题,从严加强警务辅助人员队伍管理。
明确了地位、保障了待遇,这些举措让警务辅助人员的归属感越来越强。116个岗位,竟然吸引1002人报名,其中最热门的一个岗位考录比达到126∶1。从择业者的追捧中可以看出,警务辅助人员的职业形象在苏州已悄然发生变化。据统计,两年多来,全市警务辅助人员有200多人新增入党,600多人入团,还有200多人被推荐到地方党委政府就职。
《 人民日报 》( 2015年02月11日 17 版)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